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回忆>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记者再走长征路】翻越夹金山后,红军在小金会师、休整——红军精神 我们的“传家宝”

作者:邓嗣华 祖明远 徐中成 张明海 王飞 王云 文莎 何勤华 川毛竹菊 来源:四川日报20190727 发布时间:2019-07-31 09:58:5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7月26日上午10点,小金县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门前,身穿灰色的红军服,手持红旗,太原师范学院的宁茉玲和20多位同事正容肃立。

“我们来到两河口会议旧址,不仅要了解这段历史,更要做好思想精神意志方面的‘储备’。”宁茉玲说。

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足迹,7月25日下午,翻越夹金山后,“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B组进入阿坝小金县。1935年6月,中央红军在此停留了近20天。

达维会师

欢呼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万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与山河,铁的意志,血的牺牲,换得大的汇合……”7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小金县达维镇,下车步行从石滩上经过,一位藏族姑娘正在一座木桥前放声歌唱。

“当年红四方面军在此迎接红一方面军,当红一方面军的战士从桥上经过,欢呼声在山谷里久久回荡。”达维镇副镇长杨成红说,从此这座桥有了新名字——“会师桥”。

1935年6月,翻越夹金山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达维胜利会师。从1934年10月离开中央苏区后,红一方面军一路激战、跋涉而来,终于与红军另一大主力会师。

喜悦几乎瞬间传遍全军。接下来的几天,红军在达维、小金县城举办了联欢会、话剧表演和篮球赛,让当地群众印象深刻。许多红军的革命歌曲也在当地流传,小金县至今仍有许多人会唱《会师歌》《当兵就要当红军》。

住在日隆(今四姑娘山镇)的胡刚家有一件红军相赠的“传家宝”。当年红军途经当地,他的奶奶早上看到街上、屋檐下睡着很多红军战士,不同于当地匪军,红军战士帽檐上有一个红色五角星。红军医护人员还治疗了他爷爷脚上的毒疮,离开时还在窗台留下一个银圆,作为误折断捻羊毛杆子的赔偿。为了纪念红军,他爷爷将银圆打成五角星顶盘头饰,一代代传下来。

“红军不畏艰险,与群众血脉相连,坚守革命理想信念,这种精神也是咱的传家宝,更是指引我们行动的坐标。”长征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杜强说。

在两河口

确定北上的战略方针

7月26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进两河口会议纪念馆时,已有不少人在此参观。2018年纪念馆接待了5万人次参观者。

1935年6月,中共中央抵达小金县城以北的两河口镇,在此停留近一周,其间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在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关于下一步红军战略方向的问题,当时存在意见分歧,为统一战略方针,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会议,会议作出了集中主力向北进攻的战略方针。

现在会议旧址两侧分别建有塑像,一座是“迎接红军”,一座是“红军北上”。

1935年6月底,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翻越梦笔山,踏上北上的道路,向着胜利的未来走去。

小金村民廖学英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廖忠文也跟随长征的红军北上抗日。1954年,廖忠文从太行山区回到久别的小金县探望,当地群众看到他回来,亲切地说:“我们的老苏维埃又回来了。”当地党的领导和群众热情欢迎他留下来。从此,他又到小金县和各族人民战斗在一起。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邓嗣华 祖明远 徐中成 张明海 王飞 王云 文莎 何勤华 川报全媒体记者 毛竹菊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王云 杨树

来源: 四川日报20190727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