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回忆>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记者再走长征路】听泸定人讲泸定桥 触摸那份荣光与深情

作者:蒋松 祖明远 徐中成 等 来源:四川日报20190730 发布时间:2019-07-30 23:48:17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7月29日上午11时,大渡河边,甘孜州泸定县城的泸定桥西桥头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晃悠悠的桥面上,游客们正小心翼翼地经过。

84年前,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飞夺泸定桥。7月28日至29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A组深入泸定县城大街小巷,与当地群众座谈,触摸他们的那份荣光与深情。泸定桥是地标 更是精神符号对泸定人来说,泸定桥是地标,更是一种精神符号。

泸定县政协退休干部孙光俊经常去泸定桥,也听到过一些游客的质疑,“现在走在有木板的桥上都感觉危险,当年只剩下13根铁链,红军怎么打得过去?”说到这些质疑,孙光俊很激动。他拿出一本1947年的《泸定县志》,里面清楚地记述了,“二十九日,冷碛匪(红军)向泸定猛扑,守军沉着应战,李金山团犹集中部队拼命冲杀,白刃搏战,攻陷泸定。”“(民国)二十四年因阻红军过境,守军纵火并泸定市焚毁,后(国民政府)中央拨款饬川康边防总指挥部重修,一仍旧制。”

“这些资料都清楚地反证了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和当时国民党守军纵火烧泸定桥东桥头的历史。”孙光俊说。

退休前长期在甘孜州从事宣传工作的杨仕强讲述了一件事。飞夺泸定桥时,在东桥头阻击红军的国民党保安大队副队长柯亨华就是现泸定县兴隆镇兴隆村村民,与其父辈同村。

1973年,柯亨华从外地返乡,在泸定桥头对杨仕强讲,当年桥板只拆到剩不了几张。下午,红军开始冲锋,“我们正在朝他们喊,你们飞过来呀!红军砰的一枪,一个兄弟肚皮打破了,几个人把兄弟抬到附近的绸缎庄简单包扎。然后,红军的子弹像筛子一样从对岸打过来,几十把冲锋号吹响,听得我们心惊胆战。后来,红军冲过来后,兄弟们都跑了。”保留泸定桥原样 也留住了历史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包括甘孜州、雅安市在内的整个大渡河上只有一座泸定桥。目前,仅泸定县境内,大渡河上大大小小就有29座桥梁。而泸定桥依然保留着13根铁链支撑的木板桥原样。

在泸定县文管局工作人员夏芸看来,这是保留历史记忆,也是泸定人对长征精神的致敬。“飞夺泸定桥,作为长征中的重要篇章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艰险的历史见证。”

夏芸介绍,现在的泸定桥每三年一小修,每五年一大修。“小修,就是检修桥板、桥台等破损情况。大修就是把13根铁链全部拆下来,一个铁环一个铁环地检测更换。这个过程往往要两三个月。”

红军在泸定期间,泸定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红军筹粮10万公斤。“我家还与红军有一定的渊源。”杨仕强告诉记者,他外婆家当年曾收留过受伤的红军战士,并用草药将其治好,他爷爷还翻山带路,将受伤的红军战士送到化林坪一带追赶大部队。

作为泸定县本地人,泸定县人民法院退休人员武天和很热爱红军长征这段历史。多年来,他走了泸定县70%以上的乡镇,身体力行地踏访红军在泸定境内留下的战斗遗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红军当年的长征精神,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好它弘扬好它。”孙光俊深深感慨。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蒋松 祖明远 徐中成

张明海 邓嗣华 王云 祖明远川报观察记者 毛竹菊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杨树

来源: 四川日报20190730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