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纪念>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红色文化】红心向党—— 一家五口的长征

作者:岳云刚 王小芳(四川省理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07 18:03:4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4期

红心向党

一家五口的长征

岳云刚 王小芳

皑皑雪山,茫茫草地,雄伟的青藏高原留下了红军战士不朽的英雄史诗,藏羌走廊上留下了无数红军战士的英魂。长征经过的山川河流,处处都有红军牺牲的印迹。如今在杂谷脑河畔,理县朴头半山坡上,红军墓园正式建成,革命了大半个世纪的理县英雄儿女终于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里长眠着姜萍、杨金莲、姜秀英、姜德成、唐志泉5位红军烈士、英雄、战士。

苦难煎熬

姜萍的父亲是成都人,在小金县行医,小有名气。母亲是藏族,名叫板登卓(后改名杨金莲),其父从土司那里把母亲买下做二房,为姜家先生下大姐荣花(姜秀英)、大哥(姜德成)。1921年,姜萍出生,小名幺妹(姜秀珍),后改名姜萍。这段时间,姜萍一家家境还算不错,在当地算中上等家庭。可好景不长,姜萍小弟出生不久,约在1923—1924年间,父亲意外离世,姜萍一家生活陷入难以为继的地步。不久,父亲的好友唐洪山开始照顾姜萍一家,后来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1926年,唐洪山和板登卓带着4个孩子开始向理县迁移。经过3个月的颠沛流离,一家人来到理县,靠给别人做工维持生计,继父唐洪山则四处行医补贴家用。为了感恩,妈妈板登卓把小弟取名为唐志泉。

1928年,年纪稍长的姐姐姜秀英被迫给杂谷脑一大户人家当童养媳,妈妈板登卓带着小弟唐志泉在朴头一戴姓人家当帮工,哥哥姜德成在戴家很远的牧场当放牛娃,年仅7岁的姜萍被卖到马千总家作家奴,继父唐洪山继续游走四方做郎中,居无定所。就这样,姜萍一家6口四分五散,生活艰难困苦,苦苦挣扎了好几年。

长征经历

1935年,由于反动武装的错误宣传,理县地区对红军的认识极其片面,当地百姓不敢与红军正面接触,很多大户人家收拾金银细软,丢下家里的帮工和佣人,纷纷逃进山里。继父唐洪山和妈妈板登卓趁机把分散四处的3个孩子聚集到一起,一家人在忐忑不安中度日。在与红军接触中,姜萍才了解到,继父那时经常不在家,做事神神秘秘,实际早就在为红军送情报,并被推选为苏维埃筹粮委员会委员,但迫于严峻的斗争形势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1935年5月,姜萍听一位和继父一起工作的老乡说:继父在给红军工作队带路途中,遭遇反动武装袭击,全队牺牲,当时情况紧急,红军只能将继父与牺牲同志一起原地埋葬(如今也不知葬在何处)。

1935年初,在杂谷脑当童养媳的姐姐姜秀英迎来生命中的巨大转折。在认识吴朝祥和陈再茹两位红军大姐后,姜秀英在红九军政治部主任徐在先的指引下,参加了红军,分配到县苏维埃保卫局工作,担任通司(翻译)。姜秀英一边帮助红军筹粮、宣传和翻译,一边盘算着如何找到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妹妹。

后来,在姐姐姜秀英鼓励下,妈妈板登卓和哥哥姜德成、妹妹姜萍、弟弟唐志泉都加入到帮红军翻译、宣传、筹粮工作中,成为活跃在松理茂苏区的少数民族生力军。在一次关键战斗中,姜秀英冲锋在前,与反动武装殊死搏斗,充分发挥语言优势,使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

1935年7月底,红四方面军继续朝草地进发。除姐姐姜秀英早已参加红军外,妈妈板登卓、哥哥姜德成、妹妹姜萍、弟弟唐志泉也分别正式参加红军,成为当时红军开展民族工作的中坚力量。妈妈在红一方面军随军家属队担任通司,虽然年纪较大,但从不掉队,与同志们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她在努力做好翻译的同时,还尽力发动藏族群众为部队筹措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1935年10月,姐姐姜秀英调至中共大金省委,在省保卫局担任通司,后又奉命到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粮食科工作。在金川工作期间,虽然每天吃野菜,但她从不觉得苦和累。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她已经从童养媳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红军战士。一次,她和另外两名女红军战士在家留守,突然被敌人包围,她临危不惧,紧闭寨门并爬上寨房用石头猛砸敌人,一直坚持到援军到来。在翻越雪山时,她脚趾被冻坏,躲避敌机空袭又遭碰撞骨折,在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她忍痛将脚趾砍掉,用柴灰涂敷伤口,简单包扎后坚持行军。由于表现突出,陈再茹同志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哥哥姜德成因伤没办法跟随部队继续前进,为不拖后腿,他返回朴头,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家人才得以相见。

姜萍因年纪小,爬雪山时受到红军大哥哥们的特别照顾,没被冻着,跟随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而小弟唐志泉则一直下落不明,后被证实,他参加了红西路军,是一名小号手,很受部队首长们爱护,在临安口战斗中牺牲。

延安岁月

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60多岁的妈妈板登卓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成为完成长征年纪最大的女红军,被分配在延安红军总供给部工作。

到达陕北以后,妈妈板登卓和姜秀英、姜萍两姐妹迅速加入到建设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当中。板登卓住在杨家岭中直机关,姜秀英和姜萍则参加卫生队、被服厂筹建工作,吃苦耐劳的姜萍还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获得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在繁重的劳动间隙,姜秀英和姜萍都没有忘记学习。由于表现突出,组织上派两姐妹到中央民族学院参加学习,跟天宝等很多阿坝州籍少数民族红军战士成为同学。

延安时期,大家都凭着各自力量一面做工,一面搞生产自救,种地、种菜、纺线、织布、打柴、烧炭样样都干。田埂窑洞周围,只要能种东西的地方,都不让其闲着,那可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除自己用之外,还能支援前方。

1936年的延安,生活物资匮乏,时刻面临战争威胁。当时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很多,而妈妈板登卓到达延安时已62岁,比当时的延安四老年龄还大,由于平常说藏语多、汉语少,大家对她的藏族名字不知道怎么叫,所以同志们都亲切地叫她“老妈妈”。有一天朱德总司令散步,看见板登卓,双方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从那以后,朱老总的警卫员安排警卫班的警卫战士每天都来帮板登卓打扫院落、挑水、砍柴,这在延安传为佳话,老首长们都知道这个故事。李富春的夫人蔡畅以及康克清等经常到板登卓住的地方来看望她,和她一起拉家常、干家务,一来二去就很熟悉,蔡畅便给她改名杨金莲。从此,杨金莲这个名字伴随了板登卓的余生,从延安到华北再到北京中央档案馆。这个名字也越来越为人所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曾到她的窑洞来探望过她。之后,板登卓随中央机关先后转战陕西、华北,经历了14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板登卓随中直机关进京,那时她已74岁高龄,由组织安排在中直机关休养,于1977年病故,终年102岁。

大爱无疆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打了最著名的湘西剿匪战,由于性格泼辣果断、经历丰富,姜萍被组织安排在军械所当政治指导员。1950年8月,姜萍丈夫傅家佑领导下的某野战军医院医护人员松尾夏子和丈夫生下女儿“松尾八重子”。根据有关国际法规,松尾夏子夫妇不久后将返回日本,在当时极其恶劣的国际环境下,他们回国生死未卜。危机重重之时,松尾夏子将女儿托付给姜萍。为孩子着想,姜萍和丈夫将“松尾八重子”改名为傅建军。建军童年很幸福,她比哥哥和弟弟们更受父母宠爱,顺利地读完小学、初中。1969年初,建军光荣参军,并在部队入党、提干、恋爱、结婚,直到退休。

忠诚战士

姜萍是一名果敢的战士,对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忠诚,这与她长达几十年的革命经历分不开。

1945年,中央派出若干支干部大队去接管东北,姜萍的丈夫傅家佑作为延安派出的高级干部之一,担任一大队一中队副队长,转战东北。姜萍则带上长子(傅德胜)紧跟后勤队伍马不停蹄往东北走。在四平车站,由于物资少人员多,场面一度非常混乱,关键时刻姜萍挺身而出化解了矛盾和危机。

“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展为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到破坏,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遭到批斗。红卫兵运动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的破坏,引起各地党组织和许多干部群众的不满和抵制。此时,造反派到姜萍家中抢枪,姜萍关上门不让进,她愤怒地说道:“那枪是我的,是共产党发给我的,谁都不能抢走。如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手谕,我就交枪,否则我就动枪,你们谁敢闯!”没有一个人敢向前。姜萍经历过战争,历尽千辛万苦,对党的高度信赖和深刻认识,铸就她对党的绝对忠诚。

传承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姜萍和丈夫傅家佑一起先后调中南军区、武汉军区工作,姜萍任武汉军区四八九仓库协理员、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委员,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功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正师职级别。最后定居武汉。

湖北省武汉市元宝山干休所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将军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军队离职高级干部休养所,其建立时间之早、红军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均列全国之最,100多户老红军里面有18位是将军。姜萍和丈夫傅家佑从1963年住进干休所后,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姜萍既是老红军,也是长征精神的传播者。退休以后的她更加忙碌,武汉市很多单位都请她作长征报告。

心系家乡

随着年龄增长,姜萍越发思念自己的家乡,牵挂自己在老家的亲戚,她也坚信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还在人世,多次与四川省、理县等多个妇联组织联系,寻找自己的亲人。1966年的一天,四川省妇联的一封信将分别30年的亲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08年,姜萍87岁高龄,已住院9年。5月12日,在得知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消息后,她特别嘱咐儿女们一定要想办法把家乡的孩子接到家里来,减轻当地政府的负担。按母亲吩咐,傅建长(姜萍的小儿子)和哥哥、姐姐们决定由姜萍的侄儿姜玉富、侄女王素芬和她的丈夫吴双全,护送9名孩子,辗转800余公里从成都搭上到武汉的火车。家里一下子多了10多口人,吃饭、穿衣、住宿、上学、看病都成问题,老人的子女都回到家中看望和照顾孩子们。这件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一时间,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武汉市洪山区区委书记带队,教育局、卫生局、民政局现场解决问题,孩子们上学、生活、吃穿、就医看病,一律免费。

魂归故里

行走再远,还是忘不了家乡。从14岁参加革命离开家乡,姜萍始终忘不了家乡的山水,回家成了她最后的夙愿。2014年9月15日,住院11年的姜萍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4岁。傅建长和哥哥姐姐商议,决定遵从姜萍遗愿,将姥姥杨金莲、大姨姜秀英和母亲姜萍的骨灰迁回理县安葬,在朴头镇修建5座红军墓。现在,这里成了理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了青年学子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精神家园。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4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岳云刚 王小芳(四川省理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