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纪念>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走进初心地 (1931-1940)|红军长征纪念碑 ①:​光辉篇章 红军与少数民族群众患难与共

作者:徐登林 来源:四川在线 2021-02-05 发布时间:2021-02-07 15:38:07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徐登林 文/图

探访点位: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阳光灿烂,寒风袭面,石阶堆雪。2月1日,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人迹稀少,园中红军长征纪念碑、英雄群雕等纪念建筑,挺拔、威严,似乎是在向人们讲述那段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1935年4月到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相继经过、留驻、转战阿坝州境域。在阿坝,红军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在阿坝转战停留16个月。

四川在线记者走进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寻找那段惊天动地的红色记忆。

一张照片承载红色土司故事

来到红军长征纪念,在二楼一角的玻璃箱体里,陈列着一张照片和1985年由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这个人叫安登榜,是电影《红色土司》的原型。”工作人员介绍了安登榜参加红军、献身革命的长征故事。

1933年,土司后代的安登榜世袭父职,当上长官司,成为松潘县镇坪一带羌人头领。国民党后又委任他为松潘县第六区区长,目的是通过他来敲诈、勒索和压迫羌族人民。

国民党在当地强征枪款、烟款、军响款等各种苛捐杂税,激起了羌族人民的反抗。1934年冬季,安登榜反对国民党横征暴敛,带领群众抗捐抗税,被撤销区长职务。

此时,郁郁寡欢的安登榜不知道,那时,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

安登榜一次次触犯国民党的利益,国民党反动派便多方迫害和打击安登榜,意欲除之而后快。1935年春天,安登榜为躲避追杀,带着随从投亲靠友,四处逃难。

“我的爷爷身材高大,性格直爽,爱憎分明,那段时间非常苦闷和彷徨。”安登榜孙子、现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历史文化处处长安德军讲述,幸好他爷爷接受过正统教育,精通羌藏汉语,在躲避逃难过程中,多次逢凶化吉。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占领北川,沿白草河西进。当安登榜一行路经北川墩上时,遇上了红四方面军。

红军向安登榜宣讲了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还欢迎他们参加革命队伍。安登榜希望与红军一道去打击迫害他的国民党反动派,于是毅然率领随从参加了红军。

5月11日,红军在松潘县小坝地出动一个营,欲歼灭阻挡前进道路的国民党军队。安登榜两次写信给敌军带兵官,敌军带兵官撤走前卫,红军乘势击溃敌军。

为扩大红军队伍,红军与羌族群众商定建立番民游击队。6月的一天,在杨柳沟河坝,番民游击队成立,安登榜出任队长。后来,游击队队员当中有的为革命献出生命,有的长期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8月,红军来到松潘县毛儿盖,安登榜积极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并带领红军战士筹粮。一天晚上,早上就出去筹粮的安登榜等人没回来,第二天,红军立即派人去找他们,却发现安登榜等人倒在血泊中,已被土匪残忍杀害。

千万公斤粮助红军翻雪山过草地

据不完全统计,红军长征到阿坝州境域,当地每天出动精壮劳动力5万人(次)以上支援红军;总共支援红军粮食1000万公斤以上,各类牲畜20多万头;参加红军5000人以上。

沐浴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红军在藏羌回汉等多民族聚居的阿坝州成功翻越雪山,趟过草地,赢得数十次战斗。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在阿坝》评价:在阿坝,红军多次挑战了人类生存极限,翻越了人迹罕至、终年积雪的夹金山、达古山等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多座大雪山,雪山因之留情;红军在饱受沼泽瘴气、寒冷、饥饿之苦的同时,跋涉跨越死亡草地,草原因之有意。熔铸出的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与牺牲的精神,得以积淀并升华。

长征期间,中央主力红军共经过11个省,走过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同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