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乡村振兴背景下镇村志书编修与红色文化传承‖周日杰

作者:周日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30 11:23:4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6期

乡村振兴背景下

镇村志书编修与红色文化传承

周日杰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擘画引领,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是个大课题。乡镇村志(含乡、镇、村庄与农村街道、社区志,以下简称“ 镇村志”)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要发挥好更大的平台支撑作用,其中一个重要“闪光点”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为此,编修镇村志书,发掘传承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

开展镇村志编修的时代机遇和发展趋势

乡村兴则国家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尤为突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实施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征藏工程,鼓励乡村史志编修”。2021年6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更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镇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法治化保障。

镇村志编修,古已有之,它是地方志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省市县三级地方志工作的延伸和补充。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指导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志书编纂工作,做好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组织编纂工作”。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这两个文件从顶层设计明确了镇村志编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遵照这些要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与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及地方史志机构共同发力,倾心指导、支持做好镇村志编修工作,承载着乡愁的镇村志编修也迎来春天,优秀成果不断呈现。据中国方志网“在线服务 / 在线统计”显示,2017—2020年,全国各地有条件或条件好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编纂完成590、434、254、305部镇村志书(其中,2019年完成镇级志120部、村级志134部;2020年完成镇级志147部、村级志158部)。表面看来这4年镇村志编纂数量呈波浪状起伏趋势,但随着依法治志的开展,特别是中国名镇志、名村志文化工程的逐批启动和有效推进,镇村志编纂质量和正规出版数量一直在递升。

笔者也注意到,已出版的镇村级志书中,有些对“文化建设”这一大篇,谋“篇”设计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章”“节”设置套用上位志书的体例框架较多较明显;有些入编内容缺乏地域特色,搜集挖掘整理欠功夫,有东搬西凑之嫌;有些注重历史文化,忽视红色文化,特别是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得不细不透,入志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传统、红色品牌等,有“骨”无“肉”,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软件”不硬,即当地对文化建设重视支持研究不够,镇村文化资源发掘利用不够,特别是对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得少,发掘利用得更少,致使基层文化事业不兴、产业不旺。因此,作为对省市县三级志书起基础支撑作用的镇村级志书,“没有条件编修好”就在情理之中。

2021年,在全国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出版任务完成、镇村志编纂高质量发展、地方志事业“十四五”发展的顶层设计《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即将印发之际,省市县三级地方志机构继续指导和督促有条件的镇村编修基层志,将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镇村志编(续)修也将快马加鞭地展开。

2021年5月31日,《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印发,提出:“各地要充分认识编纂乡镇(街道)、村志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四川、保留乡愁记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编纂乡镇(街道)、村志作为重要抓手……系统梳理和总结乡镇(街道)、村庄发展改革历程……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留下乡愁、传承乡俗,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

由此,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大机遇面前,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趋势,基层镇村志编修必将进入佳境。

“乡村文化”是镇村志编修的重点,“红色文化”是亮点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建设篇”应作为镇村志编修的重点。承载着乡愁的镇村志编修,虽是对当地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历史和现状的真实记录,但具体到一乡(镇、街道)一村,值得回味、挖掘和记录的是传承千百年的乡土文化。因此,编纂一部梳理乡(镇、街道)村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独居地域特点的镇村志书,挖掘当地文化特色(特别是红色文化基因和红色元素),撰写好“文化建设篇”,让乡村居民亲身感受到本乡本土历史的厚重、传统的优良、民风的淳朴、人物的优秀、红色的闪亮,做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对培育当地民众爱乡、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很有价值。

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来,领导人民群众走出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功之路。红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本色、底色、特色和象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性、精神性文化财富的总和,包括红色遗址、红色遗物、红色文献、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文艺、红色精神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地陆续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图书,并及时纳入地方史志编纂内容和地情网络资料库中;修建纪念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建立系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有些地方还打造红色文化教育联盟,成为党员干部接受红色革命洗礼的教育基地和人民群众开展红色旅游的目的地。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6—18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弥足珍贵的立党立国、利世利民的物质精神财富,理应成为各地镇村志书的亮点。

镇村“文化建设”入志与“红色文化”入篇短板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地方史志“官修”工作大规模开展;其间,各地发掘利用地方史志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工作引人注目。但作为省市县三级志书延伸、补充的镇村志书,因没列入法定编纂任务,又无专项经费、专职人员,更无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临时“抱佛脚”,匆忙“急就章”,框架固板、内容老套、有文无化,本应在广大农村最闪亮的红色文化这颗“金星”却像彗星一样划过长空、湮没无音。这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镇村志编修中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程度与保护传承不够。各地镇村志书编修中,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利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蕴藏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尚需进一步将其上升到提高当地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来重视;要进一步加大对散落在镇村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力度,有序挖掘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江山世代传下去。如,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一度被视为胶东“小苏区”,窑山屯与河崖村被称为胶东“小延安”,镇村志编(续)修中发掘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地标、红色遗存,却没在“文化篇”中单独设置红色文化“章”“节”加以重视,更未升格设置“红色文化篇”加以突出,红色教育意义不明显。

位于山东省莱西市河崖村的胶东红色文化展馆

二是对史载与现存的乡村红色资源发掘整理和抢救不够,研究成果不多。长期以来,各地各级编纂形成了一批有权威有影响的史志成果,其资料主要来源于当地史记、志书、家谱、回忆录、口碑资料、实物遗存等,彰显乡村红色文化元素的图文资料或研究线索并不少见。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各地对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抢救性发掘整理不够,很多史实模糊不清,特别是“红色记忆”不准,有的人云亦云、添枝加叶,使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失真”;红色文化研究碎片化、分散化,课题研究与现实关照不够,致使红色文化学术研究成果较少,镇村新增入志文化资源很受局限,红色文化鉴往资今、教化育人的价值不够凸显。

三是对已发掘出的史志文化资源与红色文化遗存宣传打造不够。有些乡村史志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遗存较为分散,加之交通不便、品牌意识不强、内涵挖掘不深不全,使得红色文化资源标志不鲜明、特色不凸显、印象不深刻,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如1939年春到秋,胶东区党委机关、五支队司令部、《大众报》社、抗日军政学校、后方医院分别进驻今山东省莱西市西北部山区村庄,莱阳县委、萌山区委也以此为中心领导抗日活动。这些史料早有发掘,但仅仅零星记载在《中共胶东地方史》《莱西县志》《中共莱西地方史》和青岛、莱阳、莱西政协文史资料中;许多红色革命事迹长期在当地民间流传,但至今“红色萌山”品牌内涵展现不强,当地编修镇村志中“红”的底色体现不足。

镇村文化立“志”与红色文化入“篇”的应对策略

“十三五”期间,党和政府已从顶层设计切入,从乡村振兴战略着眼,指导、鼓励、支持各地做好镇村志编修工作,这在政策方向上明确了镇村志编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值此“十四五”开局之时,谋划镇村志书编修,传承保护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提升对地方志书特别是镇村志编修的认识,依法扶持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方志是记录区域文明独特轨迹的权威性文献。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外沿不断扩大,自然村落消失的速度出人意料,撤村并居、撤乡设镇、撤乡镇设街道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广大乡村居民在共享城市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对祖辈居住的地方总有一份感念、一份眷恋。这也给当下提出一个迫切课题:乡村在巨变,无论乡镇、村落是否撤并消失,每一个乡镇、每一处村落的历史人文发展都应用文字图片记录、保留下来,让乡村居民能从中找到自己祖辈和家庭的影子,让从乡村中走出的游子能从中纾解恋乡情结。而镇村志,正是能承载这厚重历史责任、接续乡村文化根脉和红色血脉的载体。因此,要把加强地方史志资源中红色文化财富的传承保护,上升到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来对待,及时制定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加以规范和推进。

二是将乡村文化在镇村志书中“立”起来、“亮”起来、“强”起来。开展镇村志编修,将零散、琐碎的史料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发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产业等,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名镇、名村志文化工程,抢救和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治功能,其现实和历史意义不可小觑。如今,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镇村新方志编修,大多沿用上位志体例,在“文化篇”框架下,设置文化机构、群众艺术、广播电视、文物博物、古迹遗存、图书藏阅、民间演艺、节庆旅游等,章节不少,但着墨不多,文化韵味不足;有些镇村志,将“教科文卫体”列入一个大篇,“文化”是其中一章或一节,入志内容显单薄。尤其可叹的是,绝大多数志书中几乎没有“红色文化”这个字眼,许多红色元素穿插在一般章节的文化内容中,黯然失色。“十四五”开局,笔者综合各地信息得知,2021年上半年,像四川省一样,天津、浙江、广东、山东、湖南等省(市)在部署或酝酿第三轮地方志编修的同时,镇村志编修也有许多规定性或规范性动作。借此东风,建议各地在新时代镇村志编修中,统筹谋划乡村文化入志工作,让“文化建设篇”在镇村志书中真正“立”起来,让“红色文化”在教化育人中“亮”起来,让乡村文化在赋能乡村振兴中“强”起来。

三是让新发掘的镇村红色文化“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新时代,红色文化是最好的营养剂。但应看到,各地二三十年前编修镇村史志时,对红色资源搜集不缜密,致使许多有影响的红色文化没发掘整理出来,没吸纳到镇村志或上位志中,红色文化不温不火。建议下一轮修志,红色资源丰富的镇村,可把“红色文化”单独设篇,大力发掘、研究、补充新的史料,勘正旧志之误,攫取凸显“红色”素材;可将“红色人物”“红色足迹”“红色旅游”等单列入篇,支撑起纲目体基层志书新“骨架”,丰满新“血肉”,从而打造重点、突出热点、凸显亮点,让红色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

四是重视硬软件建设,创新形式注重方式,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功能。红色资源的发掘利用与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离不开现代化的硬件软件建设。要注重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传播途径与教育方式,引导人们向善向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微信、微博、多媒体、大数据库都应成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平台和媒介;在具体的红色文化内容传播教育上,也要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选择不同方式,使红色文化宣教更接地气、更有实效。红色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项目,要在突出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红色文化产业,提升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的育人功能。鉴于仍有许多地方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视支持研究不够、对红色文化宣教和传承保护不够等问题,建议各级财政增设乡村振兴专项经费,专门支持镇村文化事业和红色文化项目建设。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日杰(山东省莱西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