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四川年鉴(2025)》编纂工作的函
川志函〔2025〕19号
《四川年鉴》各供稿单位:
《四川年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管、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四川年鉴社编纂的省级地方综合年鉴,是逐年记载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资料性文献,是展示四川、宣传四川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了解、认识、研究四川的重要公开出版年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2025卷年鉴,是全面系统记录202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有序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扎实有力保障民生的一卷重要年鉴。高质量编纂好2024年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的年鉴,对于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四川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2019〕156号)的要求,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请各供稿单位加强对年鉴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人,按时保质完成《四川年鉴(2025)》供稿任务(各单位具体供稿任务详见附件)。同时,加强与四川年鉴社的衔接沟通,积极配合支持稿件编辑等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持续优化相关篇目内容。
二、系统记述,体现特色
各供稿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服务中心大局,参照《四川年鉴(2025)》编纂说明及《四川年鉴(2025)》篇目要求,客观、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载本地、本部门(行业)2024年的整体发展情况及成就,并体现地方特色、部门(行业)特色和年度特色。
三、严控质量,及时报送
请各供稿单位编写人员依据年鉴体例,严格按要求提供文稿,同时注重报送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报送资料包括:年鉴文稿、图片、统计表、示意图等。请务必加强对年鉴稿件的政治审查、保密审查,确保政治导向正确,且不含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确保内容真实全面、数字准确、图文相符。
《四川年鉴(2025)》截稿日期为2025年4月15日。请各供稿单位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纸质版(文稿及供稿联系人名单)由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至四川年鉴社。
联 系 人:张 岚 电话:028-86522183 19828969016
李晨曦 电话:028-86522798 18280201026
电子邮箱:scnjs@163.com
邮寄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永兴巷15号3号楼6楼
邮 编:610016
此函。
附件:1.《四川年鉴(2025)》供稿联系人名单
2.《四川年鉴(2025)》编纂说明
3.《四川年鉴(2025)》篇目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2025年3月5日
附件1
《四川年鉴(2025)》供稿联系人名单
单位(签章):
分管领导姓名 | 职务 | 联系方式 |
供稿人员姓名 | 职务 | 联系方式 |
附件2
《四川年鉴(2025)》编纂说明
一、组稿说明
《四川年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管、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四川年鉴社编纂出版的大型综合性年刊。为客观、全面、系统记载上一年度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征求各供稿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四川年鉴(2025)》篇目设置做优化调整,全卷规划字数约150万字。
二、供稿要求
(一)时间范围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体例
采用条目体(专题稿件除外)。各供稿单位根据年鉴篇目要求,结合年度工作特色设立条目,主要包括当年度重大举措、重大成就、重要经验;2024年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或自然灾害;本地区、本行业的优势资源、支柱产业、特色工作、创新举措等。条目标题主题明确、言简意赅、概括得当;文字内容简洁朴实、事实准确;引用数据须准确完整;单个条目字数不超过800字。
(三)图片和表格
根据条目内容选配5~7幅图片(图片格式为jpg、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内容原则上以现场工作图片或静态发展成就为主,文字说明应要素齐全(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附有署名方式,确保不存在版权问题;根据篇目要求或条目内容,可配相应表格展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成就的主要数据指标。
(四)市(州)稿件
文稿采用条目体。各市(州)根据年鉴篇目要求,除概况、经济发展、社会民生3个条目外,结合2024年度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拟定2~3个特色条目。各条目应主题明确、定位清晰、内容翔实、数据准确。每个条目内容不超过800字。市(州)稿件均需配合文稿选配5~7幅图片,图片要求同上。
请点击查看全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四川年鉴(2025)》编纂工作的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