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研究>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文艺视角看红军长征在四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48位四川艺术家拿起画笔重走长征路

作者:记者 余如波 来源:四川日报20190726 发布时间:2019-07-26 09:33:20 浏览次数: 【字体:

袁吉中《巧渡金沙江》,套色木刻,72×102cm,1961年

江碧波《飞夺泸定桥》,套色木刻,72×102cm,1961年

张文源《红军过草地》(第一稿),布面油画,164×94cm,1976年

李焕民《红军过草地》,黑白木刻,70×99.5cm,1960年

编者按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满怀豪情地踏上“重走长征路”的征程。他们没有革命前辈的刀枪子弹、草鞋背包,却以手中的画笔为“武器”,为我们生动再现了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艰苦跋涉。这些画面告诉我们,尽管时移世易,那份令人动容的伟大长征精神仍将永不磨灭。

半世纪前的版画重现“巧渡”“飞夺”

1939年出生的艺术家江碧波和袁吉中,今年都已年届八旬。在他们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尤其是版画作品。其中有两件套色木刻,让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名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便是袁吉中的《巧渡金沙江》和江碧波的《飞夺泸定桥》。

1961年创作的《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自诞生伊始就获得来自各方的肯定:前者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缩印后以单页形式公开发行;后者更是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并多次被选为中小学教科书插图。“毛泽东在总结长征时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我们通过创作这两件作品,对长征的意义有了更加直观、更加深刻的认识。”袁吉中说。

□四川日报记者 余如波

阅读亲历者回忆

寻找长征“感觉”

1958年,江碧波和袁吉中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成为原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改为四川美术学院后的首批学生。

大二那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向全国征集长征题材美术作品,四川省美协和四川美院各分到两幅创作任务。“四川省美协搞黑白木刻,分别由李焕民、宋广训创作;四川美院搞大型套色版画,由我和同学袁吉中完成,我们恰好分到与金沙江、泸定桥相关的题材。”江碧波说。

作为本科生,接到如此重大的创作任务,两人自然是既兴奋又深感压力。“当时长征已经过去了20多年,我们对那段历史一点也不了解,搞创作很有难度。”那时,能够开放查阅的档案很少,有关长征的美术作品也不多,袁吉中便找来回忆录《红旗飘飘》一书反复阅读。书中,长征亲历者们依靠点滴记忆重现了长征路上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故事,通过《红旗飘飘》,袁吉中和江碧波逐渐熟悉长征生活,积累关于长征的间接认识。

重返长征现场

“体验式采风”遇险

1960年春末时节,他们在江碧波的父亲、版画家江敉带领下“重走长征路”,前往金沙江、泸定桥一带采风写生。

一行人从重庆出发,坐了几天汽车才到达金沙江边的皎平渡。他们找到当地生产小队的队部,说明来意后,在队部外面露天搭了个木板,晚上便和衣而睡,坚持了将近一周时间。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袁吉中和江碧波坚持写生,在江边画了不少山石、江水的速写。他们还进到村里,画了不少老村民、船工的形象素材。

红军渡江时究竟是怎样的场景?由于没找到当年的亲历者,大家心里都没底,于是说服一位船工带他们下河体验。当时汛期初至,江水开始变得迅疾而浑浊,他们在渡江时还差点遇险。“离我们过渡的地方不远,有一个几米落差的险滩,可能是船工的力气不太够,我们的船差点儿被冲了下去。”袁吉中说。

在泸定桥,江碧波回忆,当年桥上“木板比较稀拉,不像现在铺得那么多那么平”,桥下就是水流湍急、巨浪滔天的大渡河。为了体验红军过桥的惊险,大家手抓铁索、脚踏木板,把泸定桥来回走了两遍。“过桥还是有点儿吓人,还好年轻时没有脚软。”

半年多时间攻关

重现“巧渡”“飞夺”

一个月的实地采风和到部队体验生活后,江碧波和袁吉中回到重庆开始起稿创作,这一来又花了半年多时间。主要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表现“巧”“飞”二字。

袁吉中说,当时国民党军队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已先期控制渡口,毁船封江,然而并未驻扎太多兵力,结果被红军小分队偷袭并成功控制。接下来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便依靠在当地动员的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正因为出其不意,所以才叫做‘巧渡金沙江’。”袁吉中据此修改了四五遍稿子,最终将画面定格在红军部队看到对岸燃起的火光信号,即将动船渡江的那一瞬间:满船的战士手持武器,全神贯注地关注对岸的动态,船尾的艄公正欲撑桨离岸,岸边红军将领从容不迫地指挥……

《巧渡金沙江》完成后,不少专家认为它吸收了油画的风格,具有一种厚重的质感。袁吉中对这件作品也颇为满意,将包括1张主版、4张色版在内的5张版子珍藏至今。

创作《飞夺泸定桥》,江碧波坚持不使用模特。她觉得,模特无法表现战士的动作,传递那种紧张的氛围。为此,她直接在稿子上琢磨,试图把感觉投射上去。江碧波反复修改人物的位置、动作、神态,画面结构、光影关系……最终达到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她表示,《飞夺泸定桥》首先要解决整体的布局,把基本构图“立起来”,然后是每一个人物的提炼、造型、交接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关系,形成一个“活”的画面。“感受整体气象的同时,人也包容在里面了。”

《红军过草地》:画出史诗般的英雄群像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行经四川时发生的重要事件。在红军主要经过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正因其过程极为艰苦,在身心两方面考验了红军将士,一直被视为长征精神的重要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我省不少艺术家聚焦这一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其中就包括已故著名版画家李焕民的版画《红军过草地》,以及著名军旅画家张文源的同名油画。2006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国家邮政局发行一套四枚纪念邮票,后者还成为第四枚的主图,随着“国家名片”名扬四海。□本报记者余如波

李焕民:用长征精神刻画红军过草地

1959年,李焕民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创作一幅反映红军过草地的版画作品。他二话没说背起48公斤重的行李,坐了两天汽车到若尔盖体验生活。在当地领导的建议下,李焕民决定跟着藏族牧民深入远牧点,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土地一探究竟。

李焕民在生前撰写的文章中回忆道,第二天,自己就雇了一头牦牛跟着牧民出发。“进入大草地,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他们的马快,我的牛慢,我怕迷失方向加紧赶牛。”没想到,李焕民的牦牛陷进沙坑,他从牛背上翻进泥潭,一动也不敢动。过了很久两位牧民骑马返回,才用皮绳将他拉出。

两位牧民一前一后,把李焕民从若尔盖送到班佑。他把带来的各种画报、彩色绒线、顶针等送给当地百姓,给他们讲画报上的故事,晚上和他们一起跳舞、唱歌。“我越来越受欢迎,边劳动,边画速写,当地群众渐渐喜欢上我。我用毛巾做的糌粑口袋本是薄薄的,不知何时里面竟有一大块酥油。”就这样,李焕民从一个远牧点到另一个远牧点采风创作,两个月时间没洗过澡、没换过衣服,身上长满了虱子。“这幅作品我是真下了功夫,吃了苦头,真是以红军长征精神刻的。”

张文源:画出迈出泥泞走向光明的寓意

上世纪60年代,参军不久的张文源因为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开始做一些写写画画的工作。1973年调到原成都军区文艺创作室后,张文源一直创作军事、历史题材的主题油画,特别是“长征系列”的作品。

1974年和1975年,张文源与艾轩、何孔德、高虹等画家一道,两次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采风、写生。后来,他又找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征回忆录《红旗飘飘》阅读,对红军那时在无交通、无给养、无医疗以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要翻越座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有了较为刻骨铭心的理解。

1976年,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张文源终于完成《红军过草地》第一稿,后被四川省政府制作成印刷品慰问烈军属并广为张贴。接着他又着手创作放大后的第二稿,完成后入选1977年纪念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目前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艺术评论家表示,因为作者有过重走长征路的体验,在环境的刻画上显得胸有成竹,表现得真实自然。“前景部队已经沐浴在阳光里,而后续部队仍被乌云笼罩的处理方式,既突出了光明前途的寓意,又非常符合草地风云瞬变的自然特征。”

48位四川艺术家拿起画笔重走长征路

四川日报记者 余如波

重走长征路,牢记历史、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传承和发扬伟大长征精神,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
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四川省美协便分凉山、阿坝两线开展主题采风,每队各24位艺术家参与,以此纪念长征、缅怀先烈。8天的行程中,艺术家们瞻仰长征遗址遗迹,走入老百姓的生活中,描绘凉山、阿坝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创作画作超过400幅,并结合此行见闻完成了一批长征主题作品。


近距离触摸革命历史

时间回溯到1935年。5月10日,红军长征进入冕宁县,在这里成立凉山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捐军”,在冕宁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首次提出了“长征”概念。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湖边结义为兄弟,缔造了民族团结的不朽传奇“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北上赢得了宝贵时间,在中国革命史、民族团结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81年后,2016年6月11日,四川省美协凉山线采风团抵达这里,首先参观了彝海结盟纪念馆。

时任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馆副馆长的凉山线采风团领队张国忠回忆,艺术家们用心聆听“彝海结盟”的故事,认真记录馆内的珍贵史料。在冕宁的几天时间里,采风团还参观了红色冕宁纪念馆及冕宁红军长征纪念馆。当年初刚刚投入使用的红色冕宁纪念馆,外观设计为两只大手紧握在一起,寓意“彝海结盟”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历史光辉典范。馆内呈北斗七星状分部,由序厅、土地革命战争厅、抗日战争厅、解放战争厅等组成。

重访长征故地,同样是阿坝线采风团的重要目标。时任四川省美协副秘书长的阿坝线采风团领队杨梁相介绍,8天时间里,艺术家们先后前往黑水县色尔古藏寨、芦花官寨等长征重要事件发生地。红军长征路过色尔古藏寨时,建立了色尔古乡苏维埃政府,古寨历经千年风雨却依然保存完整,艺术家们四处进行速写、摄影,留下珍贵的创作素材。

挥毫泼墨致敬长征

重走长征路,艺术家们时时刻刻受到革命前辈精神感染,一有时间便拿起画笔。在冕宁县大桥镇结尾村及彝海镇彝海村,艺术家们用油画、中国画、水彩、速写等形式描绘着大凉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大家冒雨走进会理古城,对古城楼、科甲巷等进行写生。

艺术家们还来到会理县红旗水库,参观会理会议遗址及纪念碑。会理会议针对当时长征部队的思想情绪,进一步阐明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动作战才能摆脱敌人重兵包围的作战方针,决定立即北进,渡过大渡河。了解其始末之后,艺术家们同样迫不及待地开始踩点并执笔写生。

为了给日后的主题创作准备充足素材,艺术家们不光在长征途经地学习掌握相关史实,还尤其关注当地的人物形象和自然风光。

杨梁相记得,在黑水卡龙沟,道路旁布满色彩各异的针叶林,一条清澈的溪流穿林而过。午后阳光穿透树林,斑驳陆离的画面激发了艺术家们的灵感,大家凝神静气描绘出一幅幅作品。在茂县九顶山,道路两旁生长着盘根错节的树木,草地上盛开着花海,远处的雪山之巅云雾缭绕,每一处景色都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大家纷纷用速写本、相机捕捉素材。
川西高原天气变化多端,阿坝线采风团原计划前往黑水羊茸藏寨写生,没想到当天下午雷雨交加。不过,恶劣的天气并未阻挡艺术家的创作热情,采风团请来3位当地的藏族青年,在室内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他们的肖像,让现场观看的藏族同胞赞不绝口。持续近5个小时的创作,诞生了数十幅佳作。

来源: 四川日报20190726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