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红军长征在四川>长征回忆>详细内容
2023-06-23 10:30:25

郭松林 ‖ 巴山丰碑映千秋——红军巴山游击队鏖战川陕边纪实

作者:郭松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22 14:43:03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1期

巴山丰碑映千秋

——红军巴山游击队鏖战川陕边纪实

 郭松林

   一支远离大部队的红军队伍,在敌人白色恐怖下坚持5年多游击斗争,在人迹罕至的 川陕边界巴山老林生存2000多个日日夜夜,其艰苦卓绝不言而喻。5 年多浴血奋战,红军巴山游击队谱写了悲壮的英雄史诗。

临危受命

1937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在全党批判揭发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此前在抗大一队、二队学习的许世友、刘世模、洪学智、朱德崇、詹道奎、王建安等一批红四方面军将领,思想转不过弯,有了离开延安的念头。

1945年5月,许世友在一份亲笔签名的《反省自传》中回忆:“四方面军的营、团、师、军级干部都来看 我,没有一个不哭的。一连3天,尤其是军级师级干部的哭,对我影响很大,过去都是老同事,都感觉没有出路。我想了几天……对他们说:我们回四川去,那 里有刘子才,他们有1万多人,又是我们的老部下,在这里天天说我们是反革命要枪决,我们到四川去叫他们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革命的。愿去就走 ,不愿去的也不要告诉中央。到第3天,有20多个团级干部、2个营级干部、5个师级干部、5个军级干部都愿意走。……我们准备步行7天7夜通过汉中、巴山会合刘子才部队再说。一切计划都是我作的,路线也是我画的,还有给毛泽东主席的信都在我身上,准备4月4日夜10 时出发。”

4月4日这一天,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夜色降临,许世友等就要不辞而别。关键时刻,原红四方面军政 委王建安突然认识到这是严重违纪,遂将出走事情紧急报告,许世友等30多人被关押。但是,毛泽东以宽阔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冷静地处理了这件事。毛泽东亲自来到关押许世友的窑洞,与他促膝长谈,说党相信你是一个好同志,张国焘的错误跟你们没有关系。毛泽东的一席话令许世友潸然泪下,这个在死亡和凌辱面前敢于横眉冷对的铮铮铁汉被深深地打动,一场轩然巨波终于风平浪静。

许世友等人要去找的刘子才部队,就是当时的巴山游击队。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苏区前,便着手安排坚守根据地的部队,最早动议为组建“川陕边区守留阵地游击队”,后定名为“巴山游击队”。游击队初建时,由驻四川广元旺苍坝的红31军 政治部特务队组成。选择红四军12师36团团长刘子才负责组建。刘子才,男,又名刘涛,安徽六安人,生于1912年。少年时当过学徒和织布工人。曾作为赤卫队员参加六(安)霍(山)起义,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入川,先后任中共赤北县委书记、绥定道委书记、旺苍县委书记。

徐向前总指挥在巴山游击队组建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志们,现在我们红四方面军为了抗日,要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党把这块用革命烈士鲜血夺来的红军根据地,交给你们了。今后,就要看你们了,打得赢是你们了,打不赢也是你们了……”

总政委陈昌浩也鼓励大家说“:共产党是柳树,插到哪儿都能活。你们要扩大成为红31军,在川陕边要建立游击根据地。台上、铁炉坝、岩房坪、五里磬、小巴山一带,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地方……”

1935年2月中旬,红军结束陕南战役回师川北,准备强渡嘉陵江西进。陈昌浩途经桃园台上,将随带的特务队也编入巴山游击队,还将陕南红庙游击队编入,约800余人, 对外号称红军独立师。

威震川陕

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苏区后,刘湘等四川军阀纠合一起,对川陕根据地实行血腥清剿,大肆捉捕杀害红军伤病员、苏维埃干部、游击队员,洗劫红属、干属和广大民众财产。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刘子才果断率巴山游击队离开旺苍坝,进入巴山老林,活动在川陕交界、巴山深处的牛脑壳、岩房坪、台上、铁炉坝、焦家河、尖子山、龙神店一带,多次打击反动民团袭击,发动贫苦群众,着手建立游击根据地。时至深秋,山区气候越来越寒冷,川军清剿仍在持续进行。刘子才、赵明恩避实就虚,将部队转移到巴山南麓的汉中唐家坝一带,并确定“打陕安川”作战方针。

陕西汉中如临大敌,成立了以祝绍周为主任的“川陕鄂边区绥靖主任公署”。祝绍周令 陕军一个旅进驻岩房坪,令38军2个团抵近寨坡一带,出动大队人马“围剿”巴山游击队。游击队立即从唐家坝经青石板、渔家溜、回龙沟往碑坝一带转移。

部队转移中,刘子才认为,当地民团虽是乌合之众,但他们熟悉民情地形,威胁也最大,打掉他们是首选之计。巴山游击队途经岩房坪石人山时,发现一处幽深涧谷,山路成半环形沿着山岩向两边伸去,是一个设伏的好地形,便布下伏兵,诱敌上钩。尾追民团约300余人进入伏击圈,大部被歼,缴获甚多。巴山游击队取得石人山大捷。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

1935年10月,汉中地区组织各县民团,采取划片联防之法“,围剿”巴山游击队。游击队获悉勉县、褒城、南郑三县民团联防一个营,驻花板桥。刘子才派两名游击队战士,巧妙化妆进入敌营地,趁敌人换哨之机,把围墙弄个洞;夜半三更,游击队战士钻进去,搞掉哨兵,瓮中捉鳖,消灭了全部敌人。花板桥夜袭(又称“魁星楼战斗”)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汉中地区反动民团。

巴山游击队神出鬼没,连续取得白岩河伏 击、三角岩拔点、毛家水井夜袭和安子坝摸营等一个又一个胜利。

巴山游击队活跃于陕西汉中南部、四川通江西部、广元东部、南江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以桃园为中心,覆盖大小园包、铁炉坝、迥龙沟、元坝、碑坝广大区域,纵横约300里的游击根据地。

中央关切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毛泽东曾关切地问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川陕苏区还留有多少红军?”9月,张闻天在《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对敌运动》中提出要同“通南巴游击队取得配合,协同动作及汇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即将留守根据地的巴山游击队一事正式报告了党中央。

中央对巴山游击队的前途命运极为关切,1937年5月,即派人到川北寻找联系巴山游击队。游击队接待了第一次前来联系的何孝林(原营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和他送来的信件、书报、地图。信件通知游击队按地图标识开赴延安。鉴于当时的白色恐怖,刘子才提出两个疑问:一是此通知与原“留守苏区”的精神不符;二是都不认识何孝林。赵明恩还提出:从这里到延安,必须横穿汉中平原,至少要三天三夜才能进入秦岭。夜晚好过,但要熬过这3个白天,队伍没有 发展到1000多人,不敢轻举妄动。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中央即通知国民党当局,要他们承认刘子才、赵明恩所领导的川陕游击队的合法地位。国民党当局却污蔑川陕游击队是“土匪”,不予承认。同年10月,中共中央将南方8省13 个地区红军游击 队改编为新四军后,再次派何孝林回川,向游击队介绍国内革命形势、红军及各省游击队改编情况,对游击队下步工作作出明确指示。但刘子才等人仍犹豫不决。

1938年春,军委四局局长王维舟根据中 央指示,派原红33军99师295团团长王正坤离开延安到四川,负责与巴山游击队联系。王正坤夫妇由党陕西汉中交通站的董成祥护送到南江县兴马坎街。王正坤化名陈珂,以做药材生意为掩护,辗转找到巴山游击队。刘子才、赵明恩热情接待了他,并送其天麻、大黄、党参、“金耳环”等名贵药材,却对下山 工作提出要有于江震(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处长)的亲笔信,或陈昌浩、张琴秋的照片,才能研究。王正坤为将信息及时报告中央,连夜赶往汉中,却因党在汉中的秘密交通站因故改换地点没有找到,反引起国民党特务怀疑,遭到逮捕。王正坤在敌人审讯中巧妙对付,数日后获得释放,但与中央的联系中断。

中央久未获得信息,周恩来副主席十分关切,安排当时在中央组织部工作的赵明贞,要她立即拍张照片,并亲笔给她大哥赵明恩 写一封信。与此同时,中央组织部又请八路 军重庆办事处的魏传统(曾与赵明恩同学、同做过地下工作)给巴山游击队起草了一个信件,大意是:(一)张国焘的路线是错误的,现在全党、全军统一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二)目前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国共已实现合作,再孤立山上,已不是办法;(三)国民党拒不承认游击队的合法地位,希望设法下山回到延安。中央组织部的信件、赵明贞同志的信和照片, 由蔡畅同志发出。十分惋惜的是,这次联系又因故没有实现。

1938年夏,原红四方面军总部交通队指导员吴显国(通江人),由中央派回川北工作,与先期回川的王子模同往南江寻找巴山游击队,行至赶场溪与王正坤相遇。吴与王曾在 延安相识,但因白区相逢,互不知底,未敢交 谈。入冬,吴显国第二次到南江县寻找巴山 游击队,王正坤判准吴的真实意图后,即在兴 马坎将其留住,把自己与中央失去联系,无法 完成任务的困难和游击队的要求等一一讲 明,希望吴设法向中央反映,吴显国照办。

1939年夏,中央将陈昌浩、张琴秋的亲笔信及照片,辗转送到川康特委,特委指定阆中中心县委书记饶茂文负责与巴山游击队联系,但饶茂文在前往游击队途中,陷入敌人警戒区,与敌人周旋时,遇特殊情况,将信物失落。

疯狂围剿

巴山游击队活跃于大巴山,威胁重庆,剑指汉中,国民党如芒刺背。从 1938年秋开始,国民党即调集川陕两省军队南北夹击清剿游击队。游击队依靠群众支持,依托深山老林和悬崖峭壁的有利地形,先后击溃胡宗南新编第九师和川军杨晒轩师进攻,歼敌1000余人。

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全景

1939年冬,川军164师490旅旅长李子猷率4个团兵力,并联络汉中绥靖公署约7000人马,对游击队实施南北夹击。巴中人李子猷熟悉巴山地形,采取釜底抽薪手段,将游击区农户强迫迁走,制造“无人区”,断绝游击队与群众的联系及其粮食、武器、情报来源。在极端困难的日子里,游击队员吃草根树皮充饥,膝盖以下裤子全被荆棘撕成破布条,日夜行走于冰天雪地,与敌人顽强战斗。此时,游击队副营长管业元经受不住艰苦环境的考验,在敌军“政治说招”下投敌叛变。老管理排长任某某被出卖杀害,山上储备的粮食、弹药从此无人知道。多次暗中资助游击队的汉中开明绅士张绍祥因管业元出卖被杀害于南江。管业元还亲自带路追堵游击队,穷追不舍,游击队陷入困境。1940年3月,游击队转战到陕西碑坝附近一个叫老窠树的地方,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大部分壮烈 牺牲。

赵明恩带着3名战士突出重围,打算潜回达县老家继续革命,行至南江县杨坝猪槽沟,被警卫员杨芝芳杀害,并割下头颅邀赏。赵明恩,四川达县人。读中学时参加地下党。先在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工作,红四方面军进军四川后,又被编入红军部队。曾任红33军政治部主任。在组建巴山游击队时,因有丰富对敌斗争经验被抽调,负责游击队的组织、宣传工作。巴山游击队队长刘子才因打了几次胜仗,多次率队与数十倍敌人硬拼,使游击队接连遭到重创,近千人的游击队只剩下百余人。1936年6 月,在生死攸关的“大河” 会议上,游击队党委会批评了刘子才“左” 倾冒险主义,撤销其游击队长职务,安排到炊事班做饭,推举赵明恩为巴山游击队负责人。处于低潮中的队伍,在赵明恩领导下,依靠贫雇农,团结进步人士,与国民党区乡政府和地方武装搞好统战,达成井水不犯河水协定,很快打开局面,部队从不到百人又扩大到近千人。赵明恩还在巴山游击队所在地桃园子成立厘金局,大力发展游击区经济,以极大的优惠政策和武装保护措施,吸引川北、陕南商人到游击区经商 做买卖,生意十分红火,游击队也增加了税 收,有了较为固定的收入。

赵明恩牺牲后的第三天夜里,被国民党打散的陕西汉中籍队员鲜崇明与他大哥的姨妹李王氏,将赵明恩无头身躯运回铁炉坝游击队指挥部东侧掩埋。国民党陕南清剿部队与地方团防知道这一消息后,派人到汉中喜神坝将李王氏活埋,并在铁炉坝牛角湾抓住鲜崇明,就地一刀一刀割死。先期突围下山的刘子才,经钢溪河到 陕西沔县,再到汉中八里铺。在那里买了几十斤棉花,化名陈花匠,以弹棉花为掩护,再次回到南江长赤,找到游击队员朱永安。朱永安是半年前赵明恩见形势不妙,为作好最坏打算,派遣其回家乡潜伏,指示万一巴山游击队失败,便由他负责联络把失散的游击队员组织起来,继续进行革命斗争。刘子才和朱永安不负赵明恩所托,很快便联络到30多个失散的巴山游击队员,准备再举红旗打击敌人。

1940年5月,朱永安到县城打探消息时,被叛徒杨芝芳认出。此时杨芝芳已被李子猷提升为特务连连长,他带人跟踪并抓获了刘子才。6月,刘子才在南江县城英勇就义。至此,巴山游击队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失败。

1940年春末,巴山游击队已不复存在。中央未获息之前,仍牵挂着这支队伍,经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继续派出杨桂林(巴中人)前往与游击队联系;并通知川康特委,指示阆中中心县委书记饶茂文与游击队火速联系。当饶茂文走到南江县时,才知这支经历艰险、浴血奋战5年多的巴山游击队已被残酷镇压。

而血腥镇压巴山游击队的川军首领李子猷,在1950年12月混进川北行署,当上政法处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52年8月,李子猷被检举揭发后在认罪书上自供:“……在国共合作抗日,国难当头之时,我以北上抗日为名,欺骗游击队,而并不到前线去抗日,把枪口对准共产党,对准了巴山游击队,这是我的罪恶之一。赵明恩、刘子才等人不愿投降,确是他们对共产主义认识之精深,对共产党的忠诚。是我把他们杀害了,这是我的罪恶之二。”

1984年,电影《巴山儿女》、电视剧《巴山游击 队》相继播出,其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1987年6月25 日,徐向前元帅题词“:巴山游击队的功绩是永不磨灭的。”2003年,在南江县桃源镇铁炉坝,曾经的巴山游击队指挥部,建起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之后翻修重建。2016年12月,巴山游击队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9年10月,巴山游击队纪念馆被正式授牌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郭松林(陕西省汉中市委政法委退休干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