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初心映八浪 大风起兮云飞扬——记成都市三医院驻得荣县八浪村帮扶干部余文超(二)

作者:唐雪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23 13:04:41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 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初心映八浪 大风起兮云飞扬

——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驻得荣县斯闸乡八浪村帮扶干部余文超

(二) 

唐雪元 

踩过那山险与路滑,不怕汗湿透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余文超爱唱《乡间情》:踩过那山险与路滑,不怕汗湿透;走过那烈日与风雪,哪有夜和昼……

采访中,我们发现余文超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不经意翻开,里面绘有一张八浪村贫困户一览表,贫困户的名字、组别等家庭信息赫然在目。

走访贫困户(作者供图)

余文超对我们说:“在以前,谁是贫困户,都只有乡村干部才知道……现在好了,这些信息都我在‘一进二访’中精准识别的,每年都要公示,群众要是不服,还可以提意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场是如此,而今扶贫攻坚,亦是如此。余文超告诉我们:“对象识别精准,‘帮扶谁’的问题就解决好了。”他介绍道,自己严格落实组织开展的“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的“一进二访”活动,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确保贫困群众不漏一户,按照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的要求进行大普访,目的是“全面摸准情况”。

“一进二访”活动过程中,他还探索出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精准识别“四看法”。 比如“三看劳动力强不强”: 主要是摸清农户劳动力情况、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外出打工状况,估算家庭年收入。

通过以上方法,他收集上来的数据显示为:全村29户3个小组,总人口172人,其中贫困户是13户62人,全村耕地多数为清坡地带。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从事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盛产玉米、土豆、核桃。

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为:八浪村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贫困原因一是思想观念落后。二是少部分村民小农思想严重,商品意识弱。三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四是村中脏乱差,卫生条件恶劣,患病无钱医治。

综上挖出三点穷根关键所在:一是党支部涣散;二是因病致贫;三是产业路不通。

患肺炎中的余文超(作者供图)

情况抓实后,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余文超烧的第一把火是抓党建促脱贫,配强村两委会班子。

他认为,村两委会班子是脱贫攻坚举措的实践者。村两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级领导班子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才能真正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农村的各项事业中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余文超告诉我们。

原因找到了,但问题的解决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余文超沉下身按部就班,下大力气规范八浪村20多名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以党建活动凝人心、聚人气。开好党员会,从最基础的做起,开展固定“党员活动日”制度,规定每月的15日为“党员活动日”,雷打不动。每个“党员活动日”前确定活动主题,提前公示,将村子的发展、村民关心的问题纳入活动主题,让党员们充分讨论,发表意见。狠抓党员管理服务机制,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双带”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上党课(作者供图)

人生最美是军旅,军旅最美战友情。2018年八一那天,余文超自掏腰包整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挨个联系上全村的12名退伍军人座谈,共庆八一建军节。聚会上,大家再次唱响《咱当兵的人》《战友之歌》《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歌,一时间大家仿佛重回军营。借此机会,余文超与大家同述战友情,畅谈兄弟爱,指明奋斗路,点亮心头灯。他举杯动情地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受医院领导的指派来到了八浪,有幸与战友们相识,更盼大家支持我的工作,不拆台多配合,多理解少埋怨,让我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部队当年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一起打赢这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攻坚战!让八一军旗上,再次写就我们曾为军人的荣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那后,村上的12名退伍军人成了余文超在村上开展工作的“亲信心腹”。这其中,一位彭措的退伍藏族战士对他说:“余班长,你说得真好!你干的事情,我们信,我相信你不会坑我们,其实谁也不愿意过穷日子,我看你所言观你所行,信心又恢复了,今后我一定跟着你干!”

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我们立下愚公之志、砥砺为民之心、发扬实干苦干之风、下足绣花功夫,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中国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至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借此东风,八浪村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换届,在乡党委支持帮助下,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余文超充分建议,随即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一着活了满盘棋,新班子新气象,热情高、能力强、干劲足。

一个好的点子,胜却一打好的纲领。

村“两委”班子强了,干事办事的激情有了,但面对错综复杂的村情,究竟该从哪下口下手?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干部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对此,余文超要烧的第二把火是治病根。

村中藏族妇女比色刘姆的丈夫桑彭性格易暴躁,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闹,将原本一个好好的家庭折磨得人心惶惶。而村中到处传言,说早些年有一位活佛来给他诊病,说他是被鬼神附身,是不洁之人。

余文超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访她家时的情景:刚进院门,就见一个50来岁衣着破旧的藏族男子坐在院中呆望着天空,发现有人来,也不招呼,只是目光呆滞地盯着人打望。而在厨房中正在忙碌的比色刘姆,见有客人来,也是一脸愁容,衣着同样破旧。当谈及自己的丈夫,她忍不住悲泣起来,指着家中空荡荡的客厅告诉文超,家中的家电家具全被发病时的丈夫砸坏了,如果拦阻他,他还要打人。自己有2个女儿,一个读中专,一个上大专,可因为丈夫的病,她们家债台高筑,只能靠领低保度日,家中唯一的财产就只剩3头奶牛。

“我这是前世造了什么孽哟,要受这份活罪?如果不是看到两个女儿的份上,我早就不想活了呀……”比色刘姆说着,突然一下号啕痛哭起来。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比色刘姆的悲泣,让余文超很是心紧,他当即联系得荣县人民医院——那有他们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派出的10人医疗队。

医疗队联系好后,余文超又掏钱雇了一个面包车,专程把桑彭送到县医院诊治。经医疗队专家一诊断,那是什么鬼神附身,分明是精神分裂症!

带贫困户桑彭进行专家会诊(作者供图)

有病治病,治病靠药,药钱哪来?

余文超拨通了医院党委书记张孝轩的电话,专门作了汇报,请求院领导给予特免关照。张书记听后,感同身受,同意了他的请求。

一个疗程的药吃下来,桑彭的病情大大缓解,现在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增加病人的营养,余文超又给比色刘姆家送去了20只鸡……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余文超知道,同样深受疾病困扰的还有村中娘中格姆一家。

娘中格姆今年60多岁,一家7口,可女儿和儿子分别患上了夜盲症,白天没事,晚上则看不清。她的2个孙女非常优秀,成绩好,一个在江油读幼师,一个在县中学就读。老人家一天忧心忡忡,生怕两个乖孙女会遗传他们父亲的病症。

为打消老人家的顾虑,余文超又趁一个两位姑娘都在家耍假的机会,专门约好县医院的医疗队专家,对姐妹俩进行了全面的筛查,得到了确切的诊断:没有发现遗传的征兆!

消息传来,娘中格姆握着余文超的手,热泪直流,连声说:“谢谢你,去了我的心病!”

排夜盲症(作者供图)

医病是本,治根是树意识。

树什么意识?树疾病防治意识!

通过细致走访,余文超与村民们密切了关系。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他都非常熟悉,哪家几口人,多大年纪,什么性格,都在做什么,有什么病没有,都弄得稔熟。村里的藏族同胞政策记不住,汉人名字也记得混淆,而“余文超”这三个字倒是记得非常清楚。至于搞不懂的政策,这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弄明白。余文超和村支书阿青一道,一家家门到户说,大部分村民们都懂一点点汉语,他们听不懂的,村支书帮着翻译、补充,每一条政策反反复复地讲,还常常利用农民夜校授课时讲。现在的村民们连政策都记住了,怎会不记得“余文超”三个字呢。

他在农民夜校里,给村民传授各种实用知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有“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义务教育法、感恩与孝道、怎样预防地质灾害、冬季交通安全知识等等。而他讲得最多的是疾病防治,如“珍爱生命 珍惜身体”,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包虫病、结核病、大骨节病的防治等等。

重点宣讲疾病防治,不仅仅因为他是医院派驻的,更因为贫困地区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两年间,他共授课50余场,涉及疾病防治相关内容的多达30余场,他积极传播防病治病知识,让好的健康观念潜移默化成为老百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防病意识有了,接下来余文超建议村两委将每周五定为打扫卫生日,加大对全村垃圾、污水治理、居住环境卫生日常管护等工作的统筹谋划,让村民居住环境取得了较大改善。

自此,村里的路面宽了,人心也宽了;路灯亮了,人心也亮了;环境美化了,人心也美了。

前二把火烧得不错,余文超接下来的第三把火便是打通产业路!

要致富,先修路。这道理,谁都懂,但修路得花钱!

八浪村有一条青都路,直达里面的原始森林,那有一片80亩的牧场,现为花椒基地,花椒已经栽了2年了,长势喜人,还有3年即可见成效。可是,余文超发现,通往基地的路还有5公里没有修通!

路不通,今后花椒丰收了,怎么拉出去销售呀?他召集村两委和全体党员们开会,问计于大家,大家听后热情高涨,但苦于拿不出钱。

余文超分别找到乡县领导汇报,但苦于财政拮据,两级领导也是爱莫能助。

山穷水复无路走了?

余文超不甘心,只好再次求助“娘家人”。

他再次致电徐俊波书记。徐书记听了他的汇报和苦衷,当即肯定了他的发展思路,表示医院党委一定会全力支持,让他不要放弃,看好了目标,就只管干!

不出三天,徐俊波书记致电告诉他,经医院党委研究决定,将从财务室分拔20万给他作专项修路款。

手上有了20万,不管最终能否解决问题,先干起来再说!

于是,余文超在全村发起了总动员,组织了退伍军人当尖刀班的拳头力量,同时发动全村20名党员作为先锋队,带动全村的男女老少全上阵,打响了一场没有销烟的修路仗。

修致富路(作者供图)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了节省开销,余文超与大家一道,头戴草帽肩扛锄头,坚决实行同劳动、同休息、同食宿,实行当年在部队进行野外强化训练的作法,自带干粮,采取人歇挖掘机不息的车轮战术,硬是苦干3个月,开辟了一条宽5米的5公里公路连通了花椒基地。

修路中的余文超(作者供图)

(未完待修)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初心映八浪 大风起兮云飞扬——记成都市三医院驻得荣县八浪村帮扶干部余文超(一)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雪元(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国防时报社记者部主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