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陈学华 ‖ 脱贫攻坚突击队日记五则(一)

作者:陈学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21 15:27:56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 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 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脱贫攻坚突击队日记五则(一)

陈学华

引子:脱贫工作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阶段,全国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态势奋力攻坚克难,以插花式扶贫为特点的自贡市向区县部门派驻7个督战队靠前指挥、现场督导,派出70支突击队沉入76个乡镇(街道)冲锋陷阵。我和邓烜、邓汉文、刘国平有幸成为战斗员,并肩驻扎于双石镇战区参与和见证这场伟大的战役。在报到见面会上,我代表驻扎荣县的20名突击队长和全体队员做出承诺:此行并不是带着荣誉出发,唯有以脚底的茧和身上的汗换取属于我们的凯旋。而今“百日攻坚”接近尾声,“总攻行动”已经发起,掣肘困难群体脱贫奔康的一个个问题被发现、被攻克,我必须以几则中规中矩的日记收藏这一路上无比鲜活的点点滴滴。

2020.6.8

4月13日 星期一 朗日

“陈队长,麦子山老吕的房子快竣工了哟!”中午,在突击队集体办公室和队友们梳理完上午的入户情况,疲惫不堪地往自己的车里去,准备打个盹。我刚迈出镇政府大门就被分管村建工作的美女罗副镇长叫住了,她快步跨过来,向我说起这个喜讯,嗓音中透出如释重负的弹性。

“兄弟,走,去麦子山,听说老吕的房子快完工了!”我突然来了精神,有些迫不及待,马上打电话给正准备去小憩片刻的副队长邓烜。他显然也被这个消息瓦解了睡意,马上招呼另外两名战友咚咚咚跑下楼,国平立即拉开车门坐上驾驶室发动面包车……

突击队在荣县双石镇麦子山村“边缘户”吕仕忠家危房改造现场查看(作者供图)

记得突击队到镇第二周的一天,我和队友们商量去看看麦子山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生活情况,在入户吕老二家时遇见了他的哥哥吕老大,我们叫他老吕。老吕并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五十多岁的年纪,前些年一直带着妻儿在沿海务工,一家三口的日子还过得去。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两年前,他的身体查出癌症,经历两次手术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从此,病恹恹的老吕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工厂上班。携妻儿回到老家的老吕一下子陷入困顿:曾经每月三四千的工资收入突然“断流”,久未居住的几间土墙房子已部分坍塌无法栖身。无奈之下,老吕一家只好同弟弟吕老三一起寄居在老二家。眼下,老吕一家的生活来源除了其患癫痫的妻子每月180元的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费外,主要就依靠一小片果园的收益。加之儿子又正上初中,生活的重负可想而知。考虑其生活困难,镇上为其申报办理了低保金。老吕告诉我们,此前,弟弟吕老二一直在女儿家带外孙,帮着老二照管房屋也算是老吕和吕老三寄居的恰切理由。如今吕老二就要回来了,居所问题就成了老吕的困扰和心病。想自己修吧,一场大病两次手术早就让家底清仓,还借遍了亲朋好友,哪敢动此心思?

那天,我和队友刘国平顶着烈日,走下吕老二房后的陡坡,经过一段狭窄的田埂,来到老吕的老房子前。断裂的房梁、部分坍塌的泥土墙和门前萋萋的荒草让人心生凄凉之感,老吕站在我身后默默地叹着气。从麦子山回来,队友们和我一样心情沉重。我们迅速梳理了老吕一家的情况,以《专报》送达镇党委政府领导案头。书记、镇长立即批转并责成分管副镇长抓紧入户核实并研究问题解决办法。据随后来突击队沟通的罗副镇长介绍,此前镇村也动员过老吕拆除旧房重建新居,但按政策,可以争取到的各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加起来只有2.3万,余下部分建房款须自筹解决。老吕表示,如果需要自己筹钱,修房子的事情就等于“黄了”。当时刚好弟弟吕老二要去带外孙,事情就“顺理成章”被搁置了。

疼痛不会因为“搁置”而消失,一谈起老吕的叹息,我和队友们都觉得心里堵得慌。我们当即议定将老吕的“安居”问题作为突击队追踪推动的第一个重点事项。第二天,我们就约上罗副镇长和村两委干部再次入户,现场商讨解决方案。问题的症结仍然在自筹资金上,老吕本人早就无能为力,加之今年旱情严峻,水果收益都还“癞蛤蟆吃干豇豆——悬吊吊的”。大家就动员他的两个弟弟出点力,帮忙筹集一点或者向亲友借一点,以后老吕的儿子长大后可以偿还。两个弟弟脑袋摇成拨浪鼓,吕老二立即开始罗列女儿家的困难,说自己连女儿都接济不了;老三更是一推三丈远,说自己都是五保户,过几年就要进养老院的。村干部提议,干脆介绍老吕两口子就近务工,筹集余款。但眼下老吕大病未愈、其妻患癫痫,难于就近找到合适的务工岗位,等把钱挣够了再建房,这期间一家人又何处安身。大家也想到了向辖区企业争取支援,但此前各企业已经在脱贫攻坚战场慷慨解囊投入了不少资金。况且受疫情影响,眼下,众多企业正面临维持生存的巨大考验,我们又如何伸得出手?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前两天燃起点点希望之火的老吕又失落地垂下头去。

就在我们打算离开时,老吕把我拉到一边,弱弱地说,陈队长,要不将就补助款修嘛,修得了多少平米我们就住多少平米。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现在的物价水平,这点钱顶多修十多平米,怎么居住?听到这话,我忍不住鼻子发酸,暗下决心一定要推动解决。

突击队到荣县双石镇插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清付家了解危房改造等情况(作者供图)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镇党委刘书记办公室汇报情况,尽陈其难处。老刘是位五十多岁的汉子,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20多年。他语音清脆,说话斩钉截铁:修,办法总比困难多嘛!老百姓真正有难处,我们千方百计也要帮助解决,“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能在基层沦为一句官腔。由于刚到镇上工作不久,当时我并不清楚书记的铿锵之言是官场上的套话还是来自丹田的肺腑之言,但我记得离开他的办公室时,看到整个机关大院铺满明亮的阳光,我的内心也敞亮了许多。

就在今天中午,罗副镇长告诉我,听完我汇报的当天,书记就和政府一把手陈镇长带着镇脱贫办相关人员入户查看,随后硬着头皮去了辖区一户骨干企业“化缘”。企业答应支持,但囿于当前的困境,能够支持的金额相当有限。后来,书记和镇长再次返回吕家做思想工作,最终商定由弟弟吕老三想方设法筹集一点资金,两兄弟联合建房。吕老三仔细盘算来盘算去,东拼西借可以筹措一万五,加上政府补助资金,要建好基本满足两兄弟居住的新房,仍然存在1万元资金缺口。书记镇长简单商量了一下,现场决定在镇机关办公经费中挤出1万元助其脱困,事情才得以尘埃落定。

拐上通往吕老二家的村道坡顶,老远就看到一幢崭新的砖房拔地而起,主体已经砌成,横梁也搭好了。车到工地前停下,几个工人正靠着新砌的墙打盹,坐在弟弟院坝里的老吕看到我们的车立即起身迎了过来。看我开门下车,他一把捉住我的手,略带哽咽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明显感到他的手微微地颤抖。实话说,那一刻,我内心的温暖远比自家修建了新房更为生动具体。我说,你不应该感谢我们,应该感谢党和政府政策好,也要感谢你遇到了镇上一群工作务实的干部。

突击队在荣县双石镇插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清付危房改造现场查看(作者供图)

返回镇政府大院,正好遇到党委书记老刘从食堂走出来。他向我们打招呼,我正要汇报情况,他若有所思地先开了口,兄弟们辛苦了!这些天,突击队风尘仆仆走村入户,帮助镇上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有问题不怕,不论大小,发现一个就解决一个;解决一个,老乡的日子就好过一点!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场战役并不是一场过关性考试,而是一群人手挽手背靠背地与不断出现的困难斗争。在这里,永远没有背水一战,也没有人会孤军奋战,我们取得胜利的姿势只有并肩作战。

这一天,我和队友们都对玉章故里有了更为温暖的印象。下午的入户调查,大家的热情明显更加饱满,在每一户老乡家,问的问、看到看、记的记,电视打开放一放、饮水舀一点尝一尝……,生怕有一个细节被遗忘。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学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贡市作家协会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