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灌县老路与营门古语

作者:方志成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13 11:27:57 浏览次数: 【字体:

灌县老路与营门古语

远 近

中国第一条行驶汽车的公路长潭公路(湖南长沙至湘潭)宣布建成的当年,四川的第一条公路成灌马路在留日归国学生的倡议以及时年任上的四川都督兼民政长官胡景伊支持下宣布破土动工。那是清王朝被推翻后的第二年。

1913年,在成灌马路总局安排下,工人们从灌县观凤楼一端开始劳作,起头修建观凤楼至赵家院子间1公里的路段,即首段工程。工程以碎石、泥土铺起约6米(我们现在常见的行车道每条宽度大体在3.25米~3.5米)宽的路基,两侧用条石砌成,外有水沟,石板覆盖,并预留空地。

在修路工人还没来得及庆祝完成一期修建任务时,反对的声音和行为就出现了。

公路开工不久,建设施工方与民间冲突迭起,比如当时崇宁县就有人以修路占田地为由企图阻挠。另有哥老会从中煽动,争端一时难以平息,为缓和局面,政府只得退步下令暂缓公路施工。不久,非北洋派系出身的胡景伊因不得袁世凯信任,被召回北京,修路技师也跟着辞职,成灌马路修建工程被迫中断。

1926年,第一辆福特1.25吨汽车驶上成灌马路

再之后,长期的军阀混战和各方阻挠(主要是沿途各段的田土所有者的阻挠)致使经费困难,成灌马路只能修修停停,自成都老西门起,经犀浦、郫县、安德铺、崇义铺至灌县,全长55公里的成灌马路直到1925年才修通。

20世纪80年代的西门车站 (图片来源: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

公路建好后,成灌长途运输公司立刻动手在西门、郫县、灌县三处设置了四川最早的一批客运站。西门上的西门长途汽车站,就建在修路工人筑路时于城郊农田中新开的一条叫营门口路的路上。

这条新路上,沉淀着营门口与灌县的另一段纠葛。

今人作文论说营门口历史,多从其作为屯兵地讲起,说在“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王安石《诸葛武侯》)的诸葛亮率军在这块土地上垦荒耕作,却少有提及在清王朝当时也有军队在此驻兵设防。

这话要从明朝末年讲起。

明朝末年,四川屡遭兵祸,成都尤甚,百姓生活不但没有物质保障,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没有,于是,成都的多数地主富户们便打包好金银细软,携带家眷逃进灌县以西地区居住。

后来,清王朝建立,四川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但经历战乱的天府之国彼时已是满目疮痍,为改变四川“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四川通志》)、土地荒凉的景态,康熙皇帝下诏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给予填川人口诸多优待,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移民垦荒地亩五年起才征税。

不同省籍的移民浩浩荡荡携家带口入蜀,先后以圈占、安插、购买、租佃、佣工等方式在此落脚,在蜀中耕地开荒、种桑植麻,使成都重新变得生动活力。然,大移民后,当初举家迁往灌县的地主富户只知晓战乱平息,并不知成都的田土房产今大都被移民分割、插占。

回到成都的地主富户虽是清楚依照朝廷政策,这些田产确属于移民,但剥削惯了的他们哪里肯“相让”,为了抢夺田产,不免地与移民发生冲突,见人单势寡,便不惜重金买通与成都比邻的藏兵前来讨杀。

一路上,藏兵势如破竹,下山从灌县一路向成都杀来,占据了崇宁(今成都崇州市)、大邑、彭县(今成都彭州市)、郫县等地,前部越过郫县直达金泉场,紧接着攻破成都市郊的土桥、茶店子。“西藏兵患”严重威胁到成都安危,而当时四川大吏尚没有驻在成都,成都当下只能急报清廷请求派兵支援。

接到求援信息后,刚刚从蒙古准噶尔部入侵的平乱战下场的旗兵,又被清廷从湖北荆州紧急调防满蒙混编八旗入川进藏平叛。旗兵骁勇善战,藏兵很快败北,那些妄图以暴夺地的地主富户自知犯事,不敢再待在成都,又复逃回灌县。

20世纪90年代的营门口立交桥

今营门口立交夜景(图片来源:成都方志)

彼时的成都百姓担心旗兵一走土豪劣绅再次买凶,纷纷请求四川大吏转奏清廷把旗兵留下。时年羹尧奏“请将此满洲兵丁酌量留于成都,省城西门外空地造房,可驻兵一千……”(《康熙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载),上表奏疏中的“西门外空地”,正是今天的营门口一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成华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