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⑥: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下)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8 15:24:43 浏览次数: 【字体: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下)

十四日,抵陈仓古城(今宝鸡东约7公里处的斗鸡台),办完公事,当日就到虢县。

宝鸡西府老街(图片来自网络)

虢县,今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一带。

十五日,前往城南9公里的姜太公垂钓的 磻溪钓鱼,欣然提笔,写下《磻溪石》。

磻溪钓鱼台(图片来自网络)

游历写成了一首长诗,寄给弟弟苏辙。

诗题《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赴辖区四县,既毕事,因朝谒上清太平宫,而宿于南溪堂,十九日乃归。作词五百言,以记几所经历者》。

三月,第三次祷雨。

终南山,秦岭山脉的支脉,跨越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

终南山(图片来自网络)

主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

太白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终南山,山势峻秀,景色绝美,吸引许多佛道修行者清修、隐居。

汉代运筹帷幄,纵横千里的名相张良,曾在此辟谷。唐代高僧法藏、道宣、楚金、宗密等均曾在此隐修。新罗遣唐高僧慈藏、慧昭,也在这里寄居。

终南山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韦应物、岑参、贾岛、白居易,都曾到终南山游历。

太白山,“十里一寺,五里一庙”。

“太白山为神极云山,有湫池祈水,即可降雨”。

关中名山中,太白山向被认为是“能兴云致雨、息涝弭灾”的灵山,普遍受到崇拜。唐宋以降,民间对太白山信仰集中在能兴云致雨上,在旱灾发生时,多到太白庙中进行祷告、祭拜。

秦岭之魂——太白山(图片来自网络)

祷雨,官府第一要务、重中之重。

知州是第一责任人。

识人善任。苏轼熟读历代典籍,从小就接受道家思想,受父亲教育,熟知各种祭奠活动的礼仪规矩,又年轻力壮、才华横溢。宋选将祷雨要务,全权交给苏轼。

查籍翻典,通过查阅《三秦记》《周地图记》等,深入研究太白山祀典,知道太白山神在唐朝已是公爵,现在还是“济民侯”,神自不高兴。代县令向皇帝草一折奏,建议封“明应公”。

恢复山神爵位。派使敬告神灵,已经在求新的封号。

祷雨,在太白山脚下清秋镇的太白庙。

陕西眉县太白庙(图片来自网络)

今眉县县城以东15公里处,槐芽镇清湫村。

太白庙,太白山的北大门。

距离太白山顶峰90公里。

供人上下休整的驿站,也是祭祀太白山、举行祷雨活动的主要场所。

与太白山南北相望,三面环水,霸王河、渭河、西沙河绕镇而流。周围地势因南依太白山北麓形成高北低,太白庙庙周围北高南低。在这片隆起的土台上,太白庙坐北向南。

陕西眉县太白庙(图片来自网络)

春秋时期木匠祖师鲁班所修。

“丹垩雕绘极其壮丽”。

殿宇宏大,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庙前有三个水池,与太白山上“三海”相应,只要有诚意、以厚礼拜祭山神、龙王,祷雨甚灵。池中水深1.5米至4米,虽无泉眼,但从来不干,长年向外流水。水清曰湫,故名清湫。

池边,杨柳依依,姿态娇柔。

院内,古柏刺楸高大参天,木槿长势繁茂。

院外,时而“涌涛掀浪”,不可遏止,时而“风平浪静”,雾散云匿,时而浓云密雾,铺天盖地,时而白云缭绕,轻如鲛绡。令人想到“太白积雪六月天”。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

长安八景之太白积雪(图片来自网络)

杜甫曾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叹。

在《太白山祠堂碑》文中,柳宗元记载“祷雨灵应”。

太白清湫。取回龙水祭天,就能求到雨。

斋戒沐浴。知州宋选与祷雨相关官员,在城内大什字中央的真兴寺阁立台祭拜。

苏轼带人到郿县清秋镇太白庙祭拜祈祷。

虔诚之心。天未亮,起来沐浴,带上10多名衙役、祭品出城。

天刚亮,许多百姓带上香蜡、水果等祭品,闻讯等候在城门口。

纯朴热情。苏轼一行来到,等候的百姓欢呼。

在庙里,行拜祭礼。

气宇轩昂,声情并茂。

苏轼太白山祈雨(图片来自网络)

展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凤翔太白山祈雨祝文》。

“维西方挺特英伟之气,结而为此山。惟山之阴威润泽之气,又聚而为湫潭。”先歌颂龙王,就转入正题:“乃者至冬徂春雨雪不至,细民之所持以为生者麦禾而己,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也熟视也?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神其盍亦鉴之,上以不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

理直气壮。论据充分,文字精辟。

百姓就靠种点庄稼为生,从冬至春未下雨落雪,再不下雨就是凶年,今后没有粮食为生,偷盗也会出现。作为地方官,不能不管百姓的疾苦,神更不能不管而熟视无睹?当今皇帝都关怀百姓,准备厚礼求雨,更不用说担心旱灾发生的百姓,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今日求雨!神应该有所了解,还是应上不负皇帝爱民之意,下不使百姓失望

与神仙、龙王平等对话。

陈述旱情的严重性;也提醒神灵,行云降雨,保一方丰收,也是神灵的本职;如果受旱成灾,神灵“将乏其祀”,“亦当任其责”,岂能“坐而熟视”?将神灵与朝廷,放在平等的地位,对神灵“敢布腹心”,“天以风雨寒暑付于神,亦如人君之设官置吏以治刑政也,人君未尝不欲民之安,天以何尝不欲岁之丰乎”?请神灵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然后,在庙前三个湫池取水,盛在瓶中,捧在手上。

休息吃饭时,也是先将龙水供奉起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