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16:08:56

历经三十余载 建成“第二个都江堰”

作者:蒲香琳 王成栋 来源:方志绵阳(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8-17 10:59:54 浏览次数: 【字体:

 

 

从1958年开始,涪江两岸人民就在期盼着一件事:把水引到自家田里来。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愿望在33年后成为现实。

 

武都水库大坝及库区

 

 把水引到自家田里来的工程,叫作武都引水工程(以下简称“武引工程”),被誉为“第二个都江堰”。

 

 

1958年,邓小平同志考察武引工程选址情况,称赞该工程是“第二个都江堰”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省级水利部门和原绵阳专区就开始着手武引工程相关论证。总体思路是,在涪江干流江油段修建骨干水利工程,然后通过干渠把水输送到周边干旱地带。这个骨干水利工程叫作武都水库,选址在现江油市武都镇北面约3公里的涪江干流摸银洞河段,水库之外,还将配套取水枢纽、总干渠及各级渠系、渠系电站、提灌站和囤蓄水库。

 

 

2005年11月1日,武都水库大坝奠基

 为何要建设这样一个工程?原来,在川中、川北一带,沱江、涪江和嘉陵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行,塑造了蜿蜒曲折的河谷地带,也塑造了一道道分水岭。这些区域,无法保证灌溉水源,只能靠天吃饭。对于旱区人民来说,涪江之水“看得见却用不到”。

 必须修建一座骨干水利工程,把水引到旱区去!带着这样的信念,1958年,武都水库正式动工,但随后不久就因种种原因停建。当武都水库再次被提及,已是9年后。1967年6月,原绵阳专区再次上报建设方案,直到1975年11月,方案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并恢复建设。

 

 

武引一期武都水库工程坝后式电站:武都电站

 1980年,武都水库初具规模。眼看着涪江之水就要引进老旱区,缺钱的难题又来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配套工程暂缓建设。

 但涪江两岸的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一边自筹经费扩建水库,一边等待时机。1987年6月18日,原国家计委、水利部宣布:中央和省财政分摊总投资18.06亿元中的大部分,剩余缺口,从世界银行贷款解决,武引工程也因此成为四川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的水利工程。

 

武引一期取水枢纽

 

 1989年9月21日,武都水库扩建项目和配套灌渠终于开工。1991年,总干渠第一段8.75公里建设完成。从此,涪江之水流入旱区农田。

 

涪江六峡景区(李贫 摄)

 

 此后,武引工程陆续实施一期、二期和三期扩建项目。目前,其骨干渠道长度已达2109公里,稳定灌溉区域横跨绵阳、遂宁、南充、广元4市8县(市、区),合计228万亩。这个控灌面积,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新修水利工程之最。

 

 

武引二期大坝工程(晏茂川 摄)

 武引工程的作用,不只是灌溉,还有防洪。历年改扩建之后,武都水库的防汛库容,已超过2.8亿立方米。参照上游的来水量,这个数据足以“降服”涪江。就在2018年7月,在武都水库及灌渠工程的调度下,下游的江油、绵阳、遂宁等地经受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考验。 

来源:方志绵阳(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作者:蒲香琳 王成栋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来源: 方志绵阳(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