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五老先进】吕秉温:与党共成长 见证百年奋斗路 ‖ 何雨衡

作者:何雨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6-17 15:07:56 浏览次数: 【字体:

吕秉温:与党共成长

见证百年奋斗路

何雨衡

1921年出生于山西临县的吕秉温是与党同龄的党员老战士。从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到和平发展的繁荣年代,吕秉温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与党的百年共成长,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奋斗历程。

吕秉温

与党结缘

他冲锋陷阵于抗日民兵队

吕秉温出生在山西临县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住着窑洞,种着租来的土地。“我和二弟小时候都没有读过书,就只能做农活。我们家在黄河东岸,西岸就是延安。”兴许正是紧挨着党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吕秉温少年时就有了跟党走、听党话的想法。1938年,年仅17岁的吕秉温告诉父亲,他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去参加家乡当地的民兵队抗日。“那时候正是国家、党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家没有钱,但我家有人!”吕父舍不得孩子小小年纪就上战场,坚持让他留在家继续做农活,吕秉温尽管舍不得父亲但却意志坚定:“我就给他说,爸,我们要听党的话,去打日本鬼子,翻身做主人!”吕秉温告诉记者,他的几个弟弟也在他的感染下加入了部队,其中,他的三弟15岁就当了八路军,四弟后来也参加了解放军。

“那时候日本鬼子不敢到我们家乡去,因为我们民兵埋地雷埋得多。”在民兵队抗日期间,吕秉温学会了各式地雷的制作和掩埋,又因为身体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吕秉温被推选为民兵队长,带着队伍在吕梁山区支援前线打游击,抬担架、运公粮,白天在家搞生产、晚上出门炸碉堡,并以民兵队长的身份积极配合部队带领群众与日本侵略军战斗。“我们就挖地道,挖到碉堡下面去埋炸弹,拉开引线就跑。那时候碉堡有两三层楼高,轰的一下就垮了。”回忆起曾经炸碉堡的过程,吕秉温记忆尤为深刻。

“那个时候入党不要求文化,我就和发展我的党员说没有读过书,党要不要我?而他问我为什么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就说了共产党为劳动人民翻身奋斗,照顾人吃饱饭,只要党接受我,我愿意得很……”讲述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前因后果,吕秉温直言当时处在特殊时期,由于在民兵队中不怕苦、不怕死的优异表现,他通过了入党的考核,并在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介绍下,于1942年11月2日提出申请,仅经历3个月预备期就转为了正式党员。

吕秉温获得的奖章

历练党性

他经历过解放战争烽火岁月

“1947年,老家进行土地改革,到了部队后,部队也把是中共党员的名单进行了宣布,我在抗日战争期间入党的情况家人才得知。”据吕秉温讲述,抗日战争期间自己入党的事情父亲也不知道,因为那时暴露了身份对家人就是一种危险。后来日军投降后,中国陷入内战,本以为可以解甲归田的吕秉温在1947年被调到军事教导队,3个月后上了前线,这一年,他26岁。“我被编入第一野战军七军十九师五十五团二营六连,我们主要是打阎锡山部队解放太原。我们绕着太原城走了一圈,最后决定从北面进攻,那里有敌军的一个营,他们藏在日军遗留下的碉堡中。”第一次进攻,吕秉温所在的六连没能攻下碉堡,更没想到的是连长还负了伤,指挥任务也落在了吕秉温身上。

“营长原本打算把我们六连换下去,重新换一个连上。但团长和政委坚持道:‘部队是打出来的,哪有换出来的,六连第一天没攻下,第二天接着攻’。”憋着一股冲劲,第二天,吕秉温带着六连再次发起进攻,这次他们带了八百斤的炸药终于把碉堡炸了。由于进攻选择在晚上两军交火,一个燃烧弹打到了吕秉温的面前,他的面部和身上的衣服直接被烧着了,简单的包扎后,营长让战士送他回营地医院,向来听从命令的吕秉温却难得犯起了倔:“不去医院!党教育我,轻伤不下火线,我只是把面部烧了骨头没有伤,我不到医院去!”说起这事,吕秉温感慨,那场战斗整个连队140多人,最后只剩下了16个人,而吕秉温最终还是被抬回了医院,见到负伤的吕秉温群众们都不相信作为指导员都负了伤,直言他这个指导员勇敢敢拼。

为党奋斗

他决然南下入川扎根金堂

“1949年春天太原解放了,当时我就想着自己应该回家了,但是领导对我说,国家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还要继续解放大西南。”于是1949年7月,吕秉温随部队南下,从初来时参加剿匪任务,再到建设金堂恢复生产,1950年7月至1981年2月,吕秉温先后在县财贸部、粮食局、总工会、五七干校、商业局、民劳局历任部长、局长、总支书书记、主任等职,到1985年12月离休,至今他扎根金堂工作生活近72年。

“1949年12月十九师到金堂剿匪,建立地方政权。第二年6月金堂县委就向部队要人搞工作,部队就下放了40多个人。”吕秉温在这一年8月成了当时金堂太平区(现青白江区清泉镇)的区委书记,然后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工作中。而与他于1945年结婚的妻子,婚后两人一别就是8年,期间没有任何联络,再见已是1953年初。吕秉温至今记得妻子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国家喊我来我就来了嘛。”而吕秉温则回了一句:“你也是听党的话嘛,国家不喊你来你还不敢来,没得人接你也没钱来。”两人舍了小家顾了大家却十分温馨。

吕秉温教育子孙从不打骂,但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这件事上,要求异常严格。“老父亲对我们从小教育要吃得苦,遇到问题不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清清白白做人。”吕秉温的儿子吕勇说,父亲对子女尤为严厉,一直教诲我们要坚持向党组织靠拢,坚持艰苦作风。吕秉温的儿子在派出所工作,有次遇到别人请托办事,犹豫不决,吕秉温得知后当即严厉训诫他千万不能做违反党性原则的事。曾有后辈埋怨他,当了一辈子干部没有给后辈安排过工作,而吕秉温严厉道:“人要靠自己,才能过得踏实。”

吕秉温对于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尤为感慨,他坚信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奋斗获得的成绩。“我这一生,坚信国家是大家,自己的家是小家,加入中国共产党,你就要听从党的指挥,永不叛党,不准逃跑,党指挥哪里就要走哪里,我绝不会逃跑。”吕秉温希望年轻人为官从政,必须要把党放在心中,清廉肯干实事,做一个脚杆站得稳、做事经得起人民群众和时代检验的人民好干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何雨衡

供稿:四川省金堂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