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夏至是节气也是节日

作者:李建中 来源:20210622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6-22 10:06:41 浏览次数: 【字体:

夏至荷塘。 刘学懿 摄(视觉四川)

成都杜甫草堂的凌霄。孙海供图

麦收之后夏至到。 刘昌松 摄(视觉四川)

夏至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时间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在古时候又称“夏节”或“夏至节”,是一个与冬至节同样重要的大节日。

“至者,极也。”夏至的“至”,是“最”“极端”的意思。那夏至这一天在哪些方面显得极端呢?古人的通行说法是: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阳极之至,阴气始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北回归线,这便是“日北至”(北到了极端)。这一天,包括中国全境在内的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地区甚至出现极昼现象,这便是“日长之至”(长到了极端)。过了这一天,黑夜时间就逐日变长了。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在民间,亦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因为夏至这一天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很早就引起了先民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3000年前的周代初期,古人便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准确测出了夏至的时间。

□李建中

A 气候与物候

二十四节气,是先民们认知一年中时候、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那么,夏至在气候和物候方面有什么表现和特点呢?

先看气候方面。夏至虽然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夏至之后进入伏天,中国各地才迎来真正的暑热天气,故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前后,气温高,日照足,农作物生长快,对水的需求很大,所以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而正常状况下,这一时期较多的降水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容易形成骤来骤去的雷阵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的就是这种天气。不过,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并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频频出现的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夏至时节,江淮一带还容易出现“梅雨”天气。此时正是梅子黄熟时候,所谓梅雨,即是“梅子黄时雨”。白居易有诗曰:“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在梅雨天,空气潮湿,东西容易发霉,蚊虫病菌也容易滋生,需注意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再看物候方面。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十五天分为三候。夏至的三候分别是: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什么意思呢?

一候鹿角解: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开始孕育,阳气开始衰减,所以属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与鹿同科的糜,角朝后生,所以属阴,在冬至日阴气开始衰减时角才脱落。二候蝉始鸣:是说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而鼓翼鸣叫。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半夏(仲夏)时节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夏至之后,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不过,总体来说,夏至时节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柳树、荷花等当季植物更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二十四节气本是顺应农时、服务农事而产生和创建的。那么,对应气候和物候,夏至时节的农事活动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农谚说:“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在南方广大地区,水稻就要抽穗扬花了,田间管理上既要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要能透气养根,提高籽粒重量和质量。农谚又说:“夏种不让晌”“芒种栽秧天赶天,夏至栽秧时赶时。”时不我待,尚未完成水稻栽插工作的要抓紧收尾,做好秧苗管理和移栽补缺工作。

防涝防旱防虫,是夏至时节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南方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要做好清沟排水、防洪防涝的准备。同时因副热带高压影响,又容易出现伏旱,所以还要做好抢蓄伏前雨水的抗旱准备。伴随着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各种杂草与害虫也迅速滋长蔓延,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因此农谚又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除草,是夏至时节非常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B 荐新祈丰年

夏至既是一个重要节气,又是一个重要节日。古时,夏至节的热闹程度甚至不亚于端午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官员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在漫长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夏至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其中最主要的是祭祀习俗和饮食习俗。

祭祀地神,是古人大地崇拜的表现。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世间万物的负载者,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地示,又作地祇,即地神;物鬽(魅),百物之神曰鬽;禬,除也;凶荒,即饥荒;札丧,指因遭瘟疫而死亡。也就是说,冬至日阳气始升而祭祀天神人鬼,夏至日阴气始升而祭地祇物鬽,其目的都是为了去除灾荒和瘟疫。

北京地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地方,至今保存完好。祭祀天神的天坛和祭祀地神的地坛严格遵循“天南地北”“天圆地方”的传统和象征来设计和建造,天坛在紫禁城东南方,建筑呈圆润的线条;地坛位于紫禁城东北方,建筑则方方正正。为表对地神的虔诚,每年夏至前三天,皇帝便开始斋戒,提前一天住到地坛里的斋宫。祭祀当日,先将地神神位安于祭坛之上,皇帝率百官虔诚祭祀,祈求地神保佑,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夏至正值割麦、插秧“双抢”之后,广大农民一方面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另一方面正处在栽插结束后的短暂歇息之中。吃着新麦做成的麦粥、面条、烙饼、馄饨,人们除了要祭祀地神、感谢大地的赐予外,自然也不会忘记祖先,纷纷举行荐新祭祖仪式,感恩祖先的护佑,祈求更大的丰收。

荐新,是以时鲜的食品来祭献。先秦时期,便有夏至荐新祭祖的习俗,在农作物收获之际,做成时鲜食品献祭于神灵。《管子·轻重己》载:“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人,殊族者处。皆斋。”以后,历朝典籍及地方志书均有夏至祭祖的记载。在浙江绍兴,旧时,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必有一盘新麦做成的饼。

C 清凉度苦夏

夏至之后,迎来高温天气,人会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精神不振的现象,也会出现体重下降的“掉肉”情况。所以,民间向来有“苦夏”“苦夏掉肉”之说。该怎样度过高温的“苦夏”呢?夏至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会用秤来称重,看自己日后是否应该进补。就此,围绕着“吃”,也形成了诸多饮食习俗。

如今,粽子是端午节的标识和节令食品,但在历史上,吃粽子也是夏至节的重要习俗。南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便有“夏至节日食粽”的记载。在唐代,夏至依然有吃粽子的习俗,还要吃烤鹅。在白居易有关夏至的诗里,便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直到今天,在陕西等地,依然保留着夏至吃粽子的习俗。

夏至吃面特别是凉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此时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吃面或凉面,既有尝新的意思,也有借生冷食物降火开胃的用意,北京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人们认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在山东,夏至这天各地普遍都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极富农家生活情趣。

夏至的饮食习俗各地不一,五花八门。在南方不少地区,有夏至吃粥的习俗。煮粥的食材多以小麦为主,有的加入芡实、莲子,有的加入蚕豆、红豆等,不尽一致。不少地方还流行夏至吃馄饨的习俗,说“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包含着一种祈求平安度夏的良好愿望。而在江苏无锡,则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当地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在民间,还有夏至要多吃苦味食物的说法,如油麦菜、莴笋、芹菜、苦瓜等。苦味食物里,首推苦瓜,堪称夏至时节的最佳食物。中医学认为,凡有苦味的食物,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能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苦瓜苦中带甘,略含清香,食之回味隽永,夏天常吃,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除了饮食得当、合理作息外,情绪上的平静也至关重要。对此,古人也早有认识,宋代史浩在《永遇乐·夏至》里说: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来源: 20210622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