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

巴蜀记忆

  • 成都历史上的过年习俗 杨向飞 清代民国时期,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祀灶王爷。街上售卖灶神像、灶马和灶糖。家家户户打米酥,用米粉和白糖拌匀,放在木盒中用小铁锤反复捶打,类似今天的糍粑。 腊月二十四以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叫做“打扬尘”...
  • 川渝虎年话年俗 胡平原 年俗,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俗文化又是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几千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 “粮食关”记忆 周天林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今年83岁,是一个有42年党龄的老党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亲身经历了“粮食关”那段特殊的日子,见证了那段岁月里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
  • 成都驷马桥的传奇故事 成都北大门外的驷马桥,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相传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北上,赴长安,途经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后世遂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亦省作“题桥”...
  • 四大家族借抗战之名 掠夺四川蚕丝业 胡平原 旧中国的四大家族,即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封建专制买办统治集团。他们的代表人物是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四大名门家族。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假借抗战之名,极力加强官僚资本在整个国民...
  • 小家变迁话党恩 蔡 伟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时代前进的洪流里,回首党走过的路,100年的艰苦奋斗,100年的风风雨雨,无不让人心潮澎湃。纵览神州,国家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4亿人民阔步奔小康。家国相连,细看小家的奋斗历程,一个小...
  • 点亮老成都的工业文明 1876年,一纸《烟台条约》让重庆成为通商口岸。随即,英法日美德相继在重庆派驻领事。 从19世纪末开始,英、法、德、日、美等驻渝领事馆先后在成都设立非领事馆性质的常设机构—重庆领事馆派驻机构。但在1949年前,中国官...
  • 陪友访雨城观音阁 乔 木 友慕雨城观音阁之名,从羊城来访,我欣然作陪。 午后细雨,二人漫步到县前街106号大院。重檐飞翘的观音阁赫然在目,让车水马龙的城市,生出份安静从容来。 雅安观音阁(乔木 供图) 明《重修观音阁碑记》记载:雅安治南有缘...
  • 犍为的保路运动 20世纪初,犍为人民和四川人民一起,为反对清政府丧权卖路,把铁路权送给帝国主义的行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这次运动帮助了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政府,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新的一页。 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川总督锡良批准...
  • 《林海雪原》作者在德阳 李 淮 2018年4月,因三线建设采风活动,我到德阳一些老工业厂区走动,在旌阳区工农村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一栋二重厂留下的红砖老房屋外墙上,看见了自己喜欢和敬仰的著名作家曲波先生的介绍。三三俩俩的男女学生们在此...
首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尾页 共879条信息/共88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