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图说四川>按类别>报刊图片>详细内容

20210713四川日报图片

来源:20210713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7-13 11:05:20 浏览次数: 【字体:

7月12日,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村民在荷塘里挑选采摘观赏性荷花。方家镇采取“党支部+业主+农户”的运营模式,将荷花种植与加工相结合,从赏荷花、收莲子,到荷叶、莲蓬深加工等,形成一条完整的荷花产业链,让小荷花变成大产业,带活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稳步增收。 潘建勇 摄(视觉四川)

7月8日晚,在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高新村七井的电影放映点,村民正在观看红色电影《建军大业》。 兰锋 摄(视觉四川)

7月8日晚,在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高新村七井的电影放映点,等候观看电影的村民阅读党史相关书籍。宜宾市组织招募百名红色电影“轻骑兵志愿者”,在全市1794个行政村和304个街道社区开展“百部红色电影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每场电影放映前开设“流动党史书屋”。 兰锋 摄(视觉四川)

这是7月12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拍摄的嘉陵江江段。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受上游来水和强降雨影响,重庆市3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渠江、嘉陵江、长江迎来大幅度涨水过程。当地已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嘉陵江部分江段实施交通管制。新华社发(秦廷富 摄)

7月12日,被洪水围困的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 游青 摄(视觉四川)

7月12日,华蓥市明月场镇码头,民兵在清扫淤泥。游青 摄(视觉四川)

7月11日,成都市游泳池、水上乐园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消夏游玩。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衡昌辉 摄

修复前 若尔盖湿地2号小型拦水坝施工前。

修复后 2号小型拦水坝施工后。

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

近年来,若尔盖采取治沙还湿、种草还湿、灭鼠还湿、填沟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助试点、湿地生态资源管护等方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仅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就累计修复湿地9.6万亩。

7月12日,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一家食品企业内,工人们正在对成品松花蛋逐个检测,准备装车发货。该企业一天能生产近20万只松花皮蛋、五香油沙盐蛋,是当地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帮助当地近200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摄

万源市黑宝山林海。 江洪平 摄

牛卯坪新村。 江洪平 摄

“生态福地·和美万源”发展论坛现场。 马发海 摄

7月11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航天发射场上空,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前)在“团结”号太空船内体验试飞(视频截图)。 新华社发

7月11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航天发射场上空,维珍银河公司的“团结”号太空船进行试飞。 新华社发

7月11日,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弗尼斯克里克游客中心与温度显示牌合影。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近日,位于安宁河谷的西昌市玉米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内,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长势良好。该园区核心区面积1万亩,带动该市玉米制种基地10万亩、良繁15万亩,年生产加工玉米种子1.2万吨,销售收入4.7亿元,推广服务总面积达1120万亩。图为7月7日拍摄的园区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摄

图为游客参观游览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彝海结盟纪念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摄(资料图)

圆口方尊。(余嘉作品)

青铜面具。(余嘉作品)

余嘉下坑拍摄前。 本版图片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金面具。(余嘉作品)

心形红烧土。(余嘉作品)

余嘉,一位喜欢用镜头讲故事的摄影师。今年2月起,他应邀为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进行全程拍摄,一大批惊艳了时光的文物大片就此出炉。展现残缺之美的金面具、“比心”的红烧土、“破土而出”的圆口方尊……在他镜头之下,文物照片不仅有高清细节,更展现出摄人心魄的艺术之美。 吴晓铃

朝天岭上看城区。熊芙蓉 摄

清乾隆广元县志上记有朝天关。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供图

朝天关古驿道。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供图

朝天关关楼城墙遗址。熊芙蓉 摄

2018年,阿来(右四)与国外的多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在旧居前留影。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摄

宝墩古城遗址外围城墙游埂子解剖处。

宝墩古城遗址出土器物。

宝墩古城遗址大型房屋F1航拍。本版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刘卫兵。

刘卫兵领衔设计的都江堰川西林盘更新项目南溪遥。

刘卫兵(左二)在青城马椅子工坊设计方案讨论中。

刘卫兵,高级建筑师、国家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30年坚守于对本土传统乡村聚落的研究和实践,尤其执着于川西林盘的保护与更新,被誉为“守护川西林盘第一人”。本栏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李健展示近期绘制的作品。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

精细绘图。

手绘作品。

今年60岁的李健,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高级实验师,长期从事动植物分类学的科学绘图工作。1978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承担绘图工作。1990年,他调入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开始动物绘图工作。43年间,他以极为严谨的科研态度、极其精湛的绘画技艺,绘制了上千幅动植物手绘图,将730多种地球上的“小精灵”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影报道

来源: 20210713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