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泸州桂圆

来源: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2-25 22:43:50 浏览次数: 【字体:

泸州桂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泸州市辖区的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等三区三县102个乡镇(街道),介于东经105°08′-106°28′、北纬27°39′-29°20′之间,泸州桂圆保护面积824300公顷。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由于纬度较低,海拔相对高差大,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许多有利于桂圆生长的河谷、浅丘小气候区,泸州桂圆多种于此,有利于桂圆品质的提升。境内江河纵横,浅丘密布,海拔高度203~1789米,大部分在海拔600米以下,

 泸州桂圆产区土壤多为紫色土和沿“两江五河”台阶新、老冲积地,土壤肥沃,矿物质养分丰富,胶体品质较好,使泸州桂圆形成了独特香味与口感。

泸州桂圆

 泸州境内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习水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亿立方米,每年地表径流量55.85亿立方米,地下水源储蓄量10.63亿立方米,可开采地下水资源4.25亿立方米,全市现有水利工程34963处、蓄水能力64576万立方米、供水能力45092万立方米,其中水库438座、库容27709万立方米,提灌方便,对开发泸州桂圆极为有利。

泸县潮河后湾有机桂圆基地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云、贵、川“热区金三角”组成部分,属川南暖区,北部具有准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泸州桂圆分布在北部河谷和低、中丘陵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年均温18-18.6℃,≥10℃年积温5735.7-6230.0℃;年日照1288.6-1400小时左右,无霜期350天左右;年降雨量1142毫米,相对湿度84%。桂圆喜温忌冻,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果树,适宜区平均温20-22℃,年积温6500-7000℃,极端最低温-1.5-2.4℃,冬季需有相对低温才有利于花芽分化。泸州≥10℃年积温略低于桂圆适宜区所需年积温,因此,泸州桂圆“大小年”表现较为突出,但冬季温度相对较低,有利桂圆花芽分化,温、光、水同季有利于果实发育。

 泸州桂圆长期独存成为特产,且生育期长,特晚熟,固形物含量高,形成了泸州桂圆的优良品质,泸州也成为桂圆商品生产最北缘地区,是全国最晚熟的桂圆生产基地,属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龙眼产业发展优势区。

泸县潮河镇龙眼质大果优

 泸州桂圆又名泸州龙眼,历史悠久。公元一世纪,东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载:“龙眼、荔枝生朱提,南广县、犍为、僰道县,随江东至巴郡江州县,往往有荔枝树高五、六丈,常以夏生其实赤可食。龙眼似荔枝,其实亦可食”。泸州在宜宾(僰道县)至重庆(巴郡)随江之间,当然也包括在内。公元三世纪,左思著《蜀都赋》描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彩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调,常曝曝而猗猗”,说明当时桂圆、荔枝栽培已有相当规模。民国泸县县志载:“桂圆:蜀都赋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南裔志曰龙眼、荔枝生朱提,南广县、犍为、僰道县随江东至巴郡江州县是此二物旧为泸产,今犹为农家副产收入之大宗,销路上至川西各县,下到渝、万、宜、沙,黔省尤占多数,每年生产干货约达四、五十万斤(注:折鲜桂圆120-150万斤)以上,平均每年收入可达十余万元(注:银圆)”,可见当时也是作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此可知,长江上游泸州长江段的桂圆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在1600年前,就有生产盛貌了。宋仁宗嘉祐四年秋,苏东坡父子乘船途经泸州张坝江心时,见张坝的桂圆树上果实累累,村童在林中拾果,不禁生情,当即就吟出了“累累龙眼压枝低,雨打风吹欲惋泥。幸免儿曹攀折苦,园东饱啖到园西。”的诗句,展现出张坝桂圆丰收时孩童欢乐的景象。

 泸州张坝的桂圆林位于江阳区茜草街道,距泸州主城区7千米,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是我国内陆唯一的桂圆种质基因库大型果园,蔚为壮观。泸州张坝地区桂圆栽培史可上溯到汉代,现占地6000余亩,绵绵10余公里,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成林于19世纪,据传是明朝天启年进士张坝任福建巡抚时,从福建带回家种的原果苗栽植而成,现已延续了14代人。张坝桂圆林仅存的一块残碑上,记录着泸东张氏自楚入川落业的情况。桂圆林里的那棵情人树,据说就是张坝的千金爱上了穷秀才,遭了恶势力的反对,千金为爱殉情在这棵树下,穷秀才也就随她而去了,留下这个至今还感动着无数游人的爱情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2017年9月18日,泸县鲜龙眼首次直通港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委、市政府组织桂圆单株选种和复壮更新等工作,选育了蜀冠、泸丰、泸早三个地方品种,1985年,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保护桂圆树的布告》,1986年10月10日泸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决议,泸州市树为桂圆树,为泸州桂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地理标志农产品龙眼果品评优会

 20纪90年代以来,泸州市十分重视晚熟桂圆的发展,作为全国最晚熟的桂圆生产基地,将其列入泸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长江水果开发项目、“日援”贷款项目,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整合各种涉农项目,新发展晚熟桂圆8万亩,集中打造泸县潮河镇、海潮镇,江阳区黄舣镇、龙马潭区特兴镇等桂圆产业带、产业片,带动全市桂圆产业发展,至2008年,全市桂圆栽培面积11.88万亩,常年产量达到15000吨左右,面积和产量均占四川省95%以上。

泸县潮河镇桂圆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泸州市积极开展泸州桂圆的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建设,2004年,江阳区、泸县桂圆基地获得农业部南亚热作名优基地认证,泸州市农科所获得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与良种繁育基地称号;2006年江阳区桂圆基地被命名为“四川省龙眼标准化示范区”,被中国果品协会授予“中国优质果品重点县(区)”称号,张坝桂圆林先后获得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泸县潮河后湾桂圆获四川名牌农产品称号;江阳区“圆元”牌桂圆获“中华名果”称号。2010年04月,农业部批准对“泸州桂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6年初,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发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泸县龙眼被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17年,“熟龙”牌泸县晚熟龙眼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张坝桂圆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泸州张坝桂圆林

  泸州晚熟桂圆产业的发展,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及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有效地开发利用丘陵荒山荒坡,显著提高长江流域沿线森林覆盖率,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培育生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朗读:陈婧妮


来源: 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