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望江楼前吟薛涛

作者:常华远 来源:永远的华西微信号 发布时间:2018-08-17 14:57: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是一座诗歌写就的城市,千百年来,成都向世人绽放着它独特的魅力。这份魅力,既有现代的文明、时尚,也有千古传诵至今的诗意吟唱、美丽传奇。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名家曾在成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度过了自己的诗意人生,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从这些诗篇中,我们认识了李白、杜甫、陆游、司马相如,认识了白居易、苏轼、李商隐、元稹、薛涛;感知到了这座城市千年来的美丽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深深珍视、喜爱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名胜,如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等。


望江楼始建于明朝,是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修建的,以后经历代不断修葺扩建,成为如今的望江楼公园。望江楼座落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修竹茂林之中,宏丽的楼阁矗立在江边,锦江水昼夜不停从楼前潺湲流过,丽日之下,鎏金的阁顶耀眼夺目,波光楼影,美景如画。百年来,望江楼早已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成都人心中家乡的记忆。

今年七月,成都连降大雨,昨日雨歇风清,我再次来到望江楼公园。进入园内,空气清新宜人,万杆绿竹因雨水的浇洗愈发青翠欲滴,绿竹长廊茂密而深长。

望江公园为纪念薛涛而建,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的“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为纪念她,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漫步于竹林之中,似乎每一丛翠竹间都有薛涛灵秀的身影;轻风过处,竹林细雨微声,仿佛是薛涛在低吟浅唱。

这里的每一处遗迹都在向游人讲述着那已久远的故事;参观薛涛纪念馆,无不感觉到薛涛的聪慧、多情和才气;而后世许多题咏薛涛的佳联,更寄托了多少诗人墨客对薛涛的敬仰。

在薛涛纪念馆,贴有很多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友人来此参观的图片。可见除了文人百姓,还有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视,还有许多跨国界的朋友对薛涛诗词的欣赏。馆内将薛涛的一生用诗歌和华美的壁画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展有各种古代薛涛的书籍,也足以说明薛涛自古以来都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以及她在中国诗词文坛上享有的盛名。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应是望江楼,也称崇丽阁,四层楼的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精美壮观。据说崇丽阁取名于晋代大文学家左思有名的《蜀都赋》中的“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崇丽阁建于锦江岸边,千年的江水从楼前顺江而下,登楼凭栏远眺可看到西岭雪山雄姿,近看则锦江景色尽收眼底。


一尊汉白玉的雕像静静矗立,这就是薛涛。身着唐装,发髻高挽,容貌端庄,若有所思的目光注向前方,让人想象着她绝世独立的人生传奇。薛涛为陕西西安人。9岁时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只可惜红颜命运多舛,14岁时父亲早逝,又因家贫,15岁编入乐籍。但她姿色出众,还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得到当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能出入官府,韦皋曾拟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省校书郎官衔,虽未能实现,但人们仍称之为女校书。薛涛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具有非同凡响的气质和风度,倾倒了无数诗人才子,深得当时在四川的诗人白居易,元稹、王建、刘禹锡、令狐楚、裴度、杜牧等人的赏识和钦佩,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八十余首。在唐朝繁星闪烁的诗歌天堂中,薛涛灼灼地发出了自己夺目的光芒。

位于崇丽阁西侧的濯锦楼,虽不如崇丽阁高大精美,只有两层三间,但此楼的建造却很有寓意。因汉代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放入锦江中濯洗,因此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也因此得名。而楼的外观呈船形,据说是纪念薛涛当年在锦江的船上为密友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景。

说到元稹,不得不提薛涛与诗人元稹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公元809年,三十岁的监察御史元稹奉朝命出使蜀地,元稹当时不仅是一位前程远大的官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早已听闻薛涛的诗名,意欲单独造访。司空(古代一官名)严绶成人之美,遣薛涛前去与元稹会面,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薛涛时年41岁,比元稹整整大了11岁,但由于她天生一副细腻白皙的容貌,而且懂得恰到好处的化妆与修饰,仍然是一位风韵不减当年的美人,加上薛涛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卓越的才情,明显不同于元稹以前所见的那种大家闺秀或一般美貌的才女,一经交往,便使元稹这位京都权臣、风流才子不由自主地对薛涛动了真情。而薛涛也被元稹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华所倾倒,二人两相倾慕,缱绻缠绵,陷入浪漫的温柔乡里。两人一起在锦江边上流连,在蜀中胜地吟诗赋词,好不惬意。这是薛涛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一首《池上双凫》表达了她想要和元稹长相厮守的心情:“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可是三个月后,元稹就被调离了四川,两个人被迫分离。薛涛与元稹开始用书信来往,痴情的薜涛4首《锦江春望词》,记下了她的切身感受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哪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可是这愁肠百结的《锦江春望词》最终也没能把元稹召唤回来。但是元稹的一首《寄薛涛诗》,也流露出对薛涛的赞美、相思之意。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舍,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这段缠绵热烈的爱情时间不长,却在薛涛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爱与伤。这场爱的结局是凄美却又动人的。

吟诗楼

薛涛与元稹挥泪而别后,陷入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中,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诗 《锦江春望 》。 最终她再也没见到她朝思暮想的人,因为元稹已另有所爱。后来薛涛从浣花溪移居碧鸡坊 ( 今成都金丝街 ) 筑起一座吟诗楼。她脱下了最爱穿的红色衣裳,一袭道衣,远离喧嚣,闭门而居,终生未嫁,独自度过了她人生最后的时光。1899年,清人便依据薛涛晚年在成都碧鸡坊之吟诗楼而在此重建。

薛涛井

薛涛井原名玉女津,井台为莲花台座,井口呈八角型,井后牌坊红墙碧瓦,两株高大的楠木树郁郁葱葱,游人至此,幽思之情油然而生。薛涛井之说,始于明代。薛涛是唐朝有名的才女,与唐朝的大诗人元稹、白居易、裴度、刘禹锡、杜牧等都有往来唱和,她用自己的井水制出的纸在当时很负盛名,被称为“薛涛笺”。到明代时,蜀献王朱椿为了纪念薛涛,就在今天的望江公园打井建作坊,仿制薛涛笺。由于井水经砂质地层过滤,水极清澈,所制出的纸号为上品。所以为明代蜀藩制笺处。公园内的薛涛井,实为明代遗迹。到了清康熙年间又在井旁立了一“薛涛井”的石碑,碑上题字为清成都知府翼应能手迹。也因为这薛涛井,人们就以为薛涛故里在今天的望江公园了。


薛涛一生以笔墨为伴,她不仅写有大量好诗,还写有一手好字,更为称道的是,为了在纸张中更融入自己的才情,便于吟诵,她还设计出了一种长宽度适宜的笺纸,这种笺纸以10张为一叠,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因薛涛当时就住在浣花溪畔,这个地方是四川造纸业的中心地区之一。于是薛涛很快就找到了工匠汲百花潭之水制做笺纸,并根据前人用黄叶染纸的原理,加入芙蓉花末,制造出的笺纸色彩美丽,被称之为“蜀笺”。但更多被称为薛涛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这样一句诗:“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薛涛笺是红色的。但后世却认为薛涛笺共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鹅黄、深青、浅青、深绿、铜绿和浅云10种颜色。

想当年这些五彩斑斓的诗笺在读书人手中传递,这些散发着淡淡芙蓉花香的诗笺在古籍林立的书斋中保存,那种文雅、香艳,让今天的人们想起来都余韵悠长,似乎还有香气扑鼻。

浣笺亭

浣笺亭,位于薛涛井旁,建于清嘉庆十九年。

枇杷门巷

当年薛涛曾惹怒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被韦发配松州,后返回成都便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种满枇杷花。 唐代诗人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中写道: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后人便根据诗中的“枇杷花里闭门居”之意而建枇杷门巷。

薛涛生前并不住在今天的望江公园,只是死后葬于成都东门外的锦江畔,望江公园内有薛涛墓,高6米,周长 10余米,周围翠竹簇拥,一代才女就在的竹海的环抱中静静地睡去……

作者简介:常华远 ,女,1980年毕业于原四川医学院医学系76级,毕业后留院在华西医院麻醉科工作,副主任医师。


来源:永远的华西微信号


作者:常华远

来源: 永远的华西微信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