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井研抬工号子

作者:王英 来源:井研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8-01 14:42:00 浏览次数: 【字体:

井研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县境西北隅为龙泉山脉尾端,全县丘陵广布,自古以来交通较为闭塞,在生产力落后、交通运输不便的情况下,勤劳朴实的井研人民在修桥筑路、搭房建屋、搬运货物等生产生活活动中,靠肩挑背磨过艰辛的日子,并逐渐繁衍出靠搬运重物讨生活的一种群体职业——抬工。不知从何时起,抬工开始用歌唱来表达喜怒与哀乐,并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代代传承。上千年来,抬工们在劳作中创造、流传下来的民歌,被称为抬工号子,井研多见于石匠和抬匠传唱号子,极富丘陵地域特色。

各地抬工号子,具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抬工号子都发挥着协调抬工行动,统一步伐,宣泄感情,活跃气氛,缓解疲劳的作用。抬匠们用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来指挥整个搬运重物的劳动过程,俗有“不唱号子路难行”之说。抬工唱号子称作“天盘”,脚步称作“地盘”。一般由一人领唱(即领头抬杠者亦称头杠),众人合唱。其脚步有“大闪”和“细闪”两种,抬大闪的由“三腔四号”起步。领唱发音,众人合唱—腔时肩膀接触抬扛,唱二腔时将打杵抽取,三腔起点子(用力不起步,使被抬物产生抛动,检验所抬物捆扎是否牢固),四号起步行走。抬细闪的由领唱发音,合唱起步。号子分“上腔”和“下腔”。以七字句为例,前面四字为上腔(一般为提示路况如“天上明晃晃”),后面三字为下腔(即众人呼应如“地上水凼凼”)。上腔的尾音未落,下腔的就接上腔口。高低快慢随路途中的上坡下坎、转弯倒拐、路窄遇阻等劳动场面的变化而变化。

井研抬工号子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语言句式不拘一格。一般以七字句为主,也有四言、五言、六言和七字以上的长短句。二是极具韵律美。音调协调,铿锵上口,句式整齐,诙谐幽默。三是内容涉猎广泛。以宣扬伦理道德、民风民俗为主的,亦有针砭时弊、愤世嫉俗、言景咏物、调情打闹的。四是题材自由,语言灵活。素材无所不包,语言雅俗皆可入调。五是口口相传,抬工传唱。一般在石匠抡大锤、抬匠搬运重物时才唱,场景性强,一般场合很难听到抬工号子。

关于抬工号子,井研流传一个民间故事:听说,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刘备打了大败战,骑的战马也丢了,只好找几个抬轿子的来抬起跑。跑了几天,抬轿的实在跑不动了,东吴兵又追得紧,刘备想了个办法,就教抬轿子的人喊“嗨哟嗨哟”。轿夫们一学:嗨!还可以!脚步跑得又快又整齐,省了不少力气。结果人脚杆跑赢了马脚杆。从此,当官的人就提倡抬工们喊号子;抬工们也喜欢喊号子。

井研抬工号子流传很多,选辑几首以飨读者:


抬工兴路

(前句为领唱,后句为合唱;兴路,意为踩出一条路来)

吔!前面人多,哦!起来就慢梭!

两靠!两让!

一路的包块,提高踩矮!

哩路(这条路)带滑,稳踩不怕!

天上的星星,脚下的眼睛。

平阳大坝!跳起来看哈!

起来数起!起来跳起!

沿路的梭沙,举脚稳踏!

天上亮晃晃,地下水凼凼!

溜得很!踩得稳!

左手靠,右手让!

右手月(缺),左手圆(弯)!

左手月(缺)一块,右手圆半步!

平桥两空,稳踩缝中!

天上一枝花,地下牛屎粑!

仰斜上,跑一趟!

懒仰坡,慢慢梭!

腰摊起!高长起!

横起一条沟,顺起不够qia(跨)!

一路的陡下!越陡越好下!

前头留步,后头带住!

右边一朵云,左边有个人。

右手一枝花,伸手把她抓!

迎面高坡,后顶前拖!

前头照起!后头仰起!

哦……!杵起!


过湾歌

盘呀盘海(螃蟹)哥,盘海爪爪多。

两个大爪爪,八个小脚脚。

横呀横起爬,顺呀顺起梭!

盘海要下水,连忙改过脚。

呀呀依完罗,盘海要下坡。

十匹青菜九匹黄

长年大哥牵个揸角牯,

女娃儿上山要做活路。

过河的哥哥等到我,

我有好话儿对你说。

十匹青菜九匹黄,

十八九岁正当阳。 

拿起花鞋儿无心做,

点起铜灯进绣房。

铜灯放在平柜上,

灯花落地喜洋洋。

枕头上面三巴掌,

问你温床招不招郎。

好好歹歹招一个,

免得奴家守空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改善,现代劳动工具逐渐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抬工及抬工号子逐渐落寂,如今仅出现在农村丧葬活动中。为传承民间文艺,偶尔在文艺表演中,见到“抬工”,听到“抬工号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王英(井研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井研县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