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仪式

作者: 拉弋阿弟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总第216期) 发布时间:2018-05-14 09: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12月的美姑,已是隆冬时节,雪花纷飞,霜露满地。18日深夜,特洛莫依达乡吉克拉布家中依然热闹,为了让父母的亡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宗亲好友围坐在火塘边,商量着即将进行的“尼木措毕”祭祖仪式。为完成这一神圣的职责,吉克拉布和大哥吉克拉古筹备了近半年。几十天前,就已经请毕摩作羊胛骨占卜,确定吉日;亲戚好友和左邻右舍早早送来了援助的钱财、水酒、粮食等。今晚是最后的准备阶段,第二天就要迎接毕摩,正式开始“尼木措毕”祭祖仪式。

373f027782374472aefeb3b12e2e1aa7.jpg

彝族人普遍信仰灵魂不死和人死后有三魂,并有不同的归宿和存在形态。其中一魂守在火葬场或坟墓,一魂回归祖界与祖先相聚,一魂守在家中供奉的祖灵位上。三魂中,无论是哪一个灵魂都应安适、清洁并受到相应的供奉,否则会影响后代的祸福兴衰。因此,作为后代,就要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而“尼木措毕”,有把祖灵安全送归祖界、为子孙后代祈求幸福安康和繁衍、娱乐等意义,具体表现在逐鬼、招魂制灵、祖灵除污、棚内宴灵、献畜镇魔、祖灵卸孽、换灵、祈嗣求育、送灵祖路、祭祖祈福、转棚等一系列仪礼。

盛装打扮    迎接毕摩进屋

19日,午后的暖阳透过云层照耀着特洛莫依达的平原和河谷。远处,龙头山山顶在云层的环绕下,若隐若现。村口,吉克拉布家门前的公路上,数百名彝族姑娘小伙并排而立。年轻的姑娘身穿当地彝族服饰,健壮的彝族男子手拿刀剑,身披英雄带。姑娘在右,男人在左,准备迎接主持毕摩的到来。这次“尼木措毕”祭祖仪式请的是彝族有名的大毕摩、省级“尼木措毕”非遗传承人曲比尔日。和曲比尔日一同前来的毕摩还有曲比拉合、曲比布千和曲比尔打,其中曲比拉合是国家级“毕摩音乐”非遗传承人。第二天和第三天,还有惹毕摩和吉克毕摩前来,由主持毕摩曲比尔日分配,各自主持相应的仪式。

毕摩到达时,吉克拉布、吉克拉古以及侄子吉克加加,站在路边果树旁,一人端一杯酒,敬献毕摩,以示感谢。敬完后,毕摩回敬主家,执法扇于手,唱《平安经》,予以子孙平安吉祥。毕摩进屋,进行安神仪式。毕摩戴上法帽,手摇法扇,端庄地坐在火塘锅庄上方。吉克家已为毕摩和客人们准备好了美酒佳肴,所有人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喝着转转酒,拉起家常。夜里,吉克家兄弟请毕摩念《扎缚索命鬼偶经》,进行咒鬼仪式和转塘申冤仪式。 

0ae431434a43425bb9d406739ef848ac.jpg

第二天凌晨鸡鸣时,吉克家在毕摩曲比尔日的主持下,在亡者的火葬地唤醒祖灵,进行坟茔逐鬼仪式。大小毕摩按主持毕摩的吩咐,在一片空旷的地上做起了招灵竹、灵桩、神枝等仪式必要的器具。中午,逐鬼仪式结束后,毕摩开始做祖灵灵牌、插神枝、开糟粕、除尘渣、剪纸幡、次且(为祖灵祛病),丘莫(辅祭,保管灵牌的人)用树枝搭建灵棚,将灵牌置于灵棚内,主人家的儿子们轮流给祖灵献祭供品。

在彝人的心目中,祖妣的灵魂也像活着的人一样,有生老病死。人会受到鬼怪污秽的纠缠污染,祖灵也会。更有甚者,祖灵还带着生前的疾病和鬼祟。如果身上有病,祖灵也会疼,有鬼祟污秽的缠绕,祖灵会感到不安,不仅回归不了路途遥远的祖界,还会纠缠其后裔,使儿孙得病,让后代不安。于是有了给祖灵祛病、除污、除秽、镇魔、卸孽等仪式。

f3352925beb04c4aafba13d1669f760f.jpg

在彝族地区,通晓习惯法的家支头人被称为“德古”,是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常事调解社会纠纷。吉克拉布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德古”,生前处理过很多社会纠纷,难免会有许多是非和闲言碎语,所以有一个叫“德古衣的”的环节,为其度化。这个仪式由惹毕摩主持。

转棚游行  祈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除了祭祀祖先,“尼木措毕”也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联络情感、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纽带和桥梁。办得越隆重热闹,越能凸显子孙生活兴旺,以此告慰祖先亡灵;同时向祖先亡灵祈祷,希望保佑子孙更加兴旺。是否隆重热闹,要看主人家的姻亲有多少。吉克家有三个姻亲队伍前来助阵,他们的到来为这场仪式增光添彩不少。下午5点半,姻亲队伍先后赶来,他们身着盛装,高举彩旗,年轻的男子们牵着绵羊、猪、鸡等牲畜,边放鞭炮、边吆喝着向吉克家走来。主人家组织了100多个青年男女,着盛装,敲锣鸣鼓去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姻亲。

傍晚,极具狂欢性的转棚游行活动开始了。游行以先主后客、先长后幼的顺序分别举行。所有参加游行的壮年男性都装扮成古代武士,背负弓箭,腰佩宝剑,肩扛刀枪,领头者手持属于该户的族幡,赶着祭牲绕灵棚游行。为增强活动气氛,游行结束后,还举行摔跤、选美、斗羊、赛马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和竞技活动,客方(姻亲)分别为获奖者、积极参与者、前来帮忙的亲友等颁奖,发放奖金,奖金数额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元。当晚毕摩不能回到主人家里,只能在祭棚内过夜。

985ace99902d450081094f3d745f044c.jpg

 

为将回到火葬地的祖灵唤醒引至祭棚,第三天凌晨鸡鸣时分,主人家男子前往火葬地,吉克毕摩则在祭棚内给祖灵献祭,用法扇推灵桩唤醒祖灵,再次招待祖灵,给祖灵献灵马,供献牲畜。主家宗族成员送祖灵,拆除祭棚、报送供牲、抢分“驮猪”,随后进行换灵仪式。仪式中无数次地劝魂、挽魂、招魂仪式,是为了祈求子孙后代健康发展、平安如意。

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增殖,是“尼木措毕”祭祖仪式贯穿始终的一大主题。“嘿嘿”在平日里是最私密、最忌讳的一个词语,不能在人多有妇女的地方说,否则必遭攻击,而在祭祖仪式的这几天里,却成了大家嘴里说得最多、耳里听到最多的词语。主持毕摩说,祭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家族人丁兴旺,而人丁兴旺就离不开“嘿嘿”。

为祖灵指路  还原彝人先祖迁徙之路

形灭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是彝族丧葬仪礼和原生宗教体系的基石,也是彝人祖灵信仰及送灵归祖仪式的发端和赖以长期维系、发展的前提,其观念信仰主要体现为“三魂观”和“祖界观”。

在“尼木措毕”祭祖仪式过程中,指路环节尤为重要。第三天,在进行完祛除洁灵、制刹祖妣亡灵、宴祭洁灵、祭祖猪卜、祭祖祈福等仪式后,夜里,由毕摩曲比拉合为祖灵指路。曲比拉合在念《指路经》时,其浑厚悠远的声音彰显出仪式的庄重。《指路经》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彝族历史的足迹,一部《指路经》就是一幅彝人先祖迁徙图。透过这幅图,可以看到历史上彝族的社会、政治,乃至彝族族源问题,可以看到彝族同本民族内部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相互交往的情况。

最后一天上午,进行完遣返咒语偿还孽债、献药疗疾、赎魂堵孽以及福禄、祝福等一系列除秽仪式后,毕摩让“丘莫”背着包袱,两三个主家人随同把祖灵棺送入祖灵箐洞,全部仪式即告完成。

送灵归祖  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

“尼木措毕”,又简称为“措毕”。“尼”为古彝语彝族自称,“木”为“居住之地”,“措” 为“人”,“毕”为诵经,也指宗教仪式活动。在凉山彝族生活中,“尼木措毕”是民间最隆重、最受重视的重要活动,内容包括招灵、制灵、祭灵、净灵、送灵、安灵等一系列仪式。

“尼木措毕”祭祖仪式是彝族传统社会实践和民俗生活的集中表现,与彝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心理结构、思想感情等密切相关。从观念到行为,从仪式到象征,成为民俗生活传统的一个重要内容。“尼木措毕”祭祖仪式曾广泛流存在川、滇、黔、桂彝族人民的民俗生活传统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仅在彝族北部方言地区保留得较为完整,尤其是在美姑县长久沿传,至今保持着文化生命活力,所以美姑享有“毕摩文化之乡” 的美誉。

bb75cea486db4cb1836263b03295276e.jpg

“尼木措毕”祭祖仪式中,送灵归祖的基本主题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最终的指向是把祖灵送归祖界,所以送灵也就成了“尼木措毕”最主要的目的。通过以语言和各种行动来指令、引导和帮助祖灵回归祖界的仪式行为,表达后辈对先祖的虔诚孝心,以及祈求安康的愿望。

与此同时,“尼木措毕”祭祖仪式也是民族交往、迁徙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对于见证悠久丰富的中华古代文明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彝族谚语说:“君长的知识上千,德古的知识上百,毕摩的知识无数计。”毕摩作为彝族民间的知识分子,其技艺不是靠神授,而是通过严格的子承父业的学习过程。要成为一个熟悉各种仪式、精通毕摩经典的大毕摩,需要终身学习。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挑战。

(作者:拉戈阿弟,作者单位:凉山日报社,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 总第216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总第216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