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岁岁春苔会 今朝味不同——都江堰灌区农村春苔会的演进历程‖李崎

作者:李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15 12:53:44 浏览次数: 【字体:

岁岁春苔会 今朝味不同

都江堰灌区农村春苔会的演进历程

李 崎

庄稼无二时。记得有句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点豆”。其实,川西坝子大多数乡村的农民,早在谷雨前就开始春播,玉米、大豆、谷子、菜瓜等夏季作物的种子,已在苏醒过来的土壤里酝酿着饱满的情绪,孕育着蓬勃的生机,只等一两场春雨,它们就可以探出身子,在春风的抚慰中自由地成长自由地呼吸。

谷雨一过,春播结束,还没到给庄稼破苗、培土、施肥,庄稼人又有了一些农闲的日子。这样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草木蓬发、春意盎然的日子,一个念想便在庄稼人的心里萌动和升腾——该是朝会(赶春苔会)的时候了!

一、巴蜀地区庙会的兴起

交换种子、期盼丰收的农民,踏青赏花的游人漫山遍野;太空飞椅、海盗船、碰碰车、马戏团、歌舞队,让几天前还是菜地的地方变成了游乐场;卖小吃的、卖小百货的,甚至卖冰箱、彩电、手机、轿车、摩托车的商家,见缝插针街道上摆下了摊位……进出场镇的各条道路上,密密麻麻的行人和车辆排成几公里的长龙,朝会的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向庙会核心区汇聚……

以上的画面、场景,正是今天川西农村各地庙会的真实写照。

春苔会,也叫“春台会”,它是庙会的另一种叫法,巴蜀各地都存在,各地赋予不同的含义,届时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同时进行商贸。翻开巴蜀文化史,庙会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巴蜀各地人民的思想情感、道德风俗、审美趣味和民族特色。秦代是祭祀初始时期,宋元时期是庙会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庙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内容丰富,规模空前。巴蜀地区庙会是中国传统庙会较为典型区之一,民族、移民、地缘等因素,造就了其典型性。

庙会作为空间实体,具有其时空特性。明朝中期后,随着“湖广填四川”的浪潮,巴蜀各地庙会逐渐兴起,清代、民国庙会达到鼎盛时期。巴蜀地区的庙会呈现出佛教类、道教类、民间信仰类三个类型的庙会。同时,从庙会的娱乐和商贸功能来透视,各地之间的庙会又存在着区域差异。

从娱乐方式上说,四川庙会以演戏为主,巡神为辅。从地域分布上讲,地处盆地西部、川西平原的都江堰灌区的庙会,娱乐性盛于其他区;川东丘陵区的庙会,多演戏而少游神;川南丘陵区重游神,轻演戏。

从庙会市场上看,都江堰灌区的庙会市场最为兴盛,其他各区商贸功能均不太强。二月和六月举办庙会次数最多,十一、十二月办会最少。四川庙会数量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带状和散状分布的特征。北起江油,南到乐山这一条带状,是都江堰灌溉的重点区域,也是四川庙会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川东、川南、川西高原等地区,呈现出比较分散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迅速改变城乡隔阻与物资交流困难,各地农村先后恢复举办以传统庙会为基础的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庙会的恢复不仅推动了城乡间的物资交流与经济发展,而且改善了物资匮乏的局面,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互动。经过改造之后的庙会也成为传递和贯彻国家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平台,推动城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引导农村的新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建设,使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之间形成了一种较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国家构建新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奠定了基础。

二、群众朝会源于看露天“愿戏”

千百年来,民间传统的主要活动就是唱大戏、敬神。在川西坝子,人们习惯性地称春台会为庙会(也叫“春苔会”)。过去,农村很多地方是靠天吃饭,庄稼人都把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希冀,寄托在“龙王”“菩萨”“圣母”等神灵身上,祈求他们适时降雨滋润万物、驱邪消灾庇佑一方。要让神灵有感或哄神灵高兴,庄稼人除焚香叩首外,还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唱一台大戏,也就是明末清初民间兴起的看露天“愿戏”,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不过,神灵是看不懂人间的戏的。看“愿戏”的还是十里八乡的庄稼人,他们就想让农闲的日子春意荡漾欢笑流淌,让平淡的生活升腾起丰收的希望。朝会当天,往往人山人海,好些人就摆个地摊、做点买卖等商贸活动。

清朝到民国年间,川西坝子农村朝会地点不像三十年前设在中小学操场上,也不像现在集镇街道上、十字路口广场上,而是设在当地某个庙宇附近一块空旷的田野里。因为每年举办春台会要搭建演戏的台子,观众也很多,所以庙会的主办者就要提前租用当地农民的庄稼地,一般是栽麻或烤烟,面积少者三五亩,多者十亩左右。待二三天的庙会完后,举办者再如数退还庄稼地给所有者继续种植水稻。

川西牛王会,古老的牛灯舞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荥经县(左)、成都新津区(中)、井研县(右上、下)等四川各地都有这一风俗(图片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委员会官网)

虽然不同地方赶春台会的具体时间不一样,但大多选在农闲时间多的农历正月、二月之间,一般不超过清明。川西坝子每年最早的庙会,是彭州龙门山镇关口庙会(正月初五)。都江堰的民间庙会,几乎各个老乡场都有,有的乡镇(场)每年还要朝二至三次庙会。比如,胥家场一年就要朝三次,一次是正月十五(朝大郎庙),第二次是朝石龙津,第三次是朝歇马店(三月三)。此外,崇义铺、金马场、驾虹场也要朝两次。

三、新时期悄然变味的庙会

春苔会作为天府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是春节年味的延续,也代表着春天的正式开始,是一年农业生产的起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川西坝子的春苔会活动一度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各地的物资交流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兴旺起来,各地春苔会才又重新走向台前。影响最深远、参与商家最多的,要数“灌县清明物资交流会”“灌县离堆公园清明灯会”“金堂县金山清明灯会”“崇庆县元通清明交易会”“郫县花园清明交易会”。

老农们都说,赶庙会(春苔会)即使不买卖种子、农具、家具,也可预测当年的农副土特产品的买卖行情。难怪老农们都明白“庙会是农村经济晴雨表”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朝庙会人山人海的原因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春苔会,几乎每个乡镇会期都有农具、机具、五金、种子、家具、花草、苗木、药材、服装、服饰等交易展销区,有的还有农具一条街、花木一条街、兰花交易区。

2000年后,随着种田农民急剧减少,庙会期间,拌桶、黄桶、柜子、犁铧、犁耙、风车(风谷机)、簸箕、蒸笼、箩篼、晒垫、斗笠、草帽、棕鞋、蓑衣等已不见踪影。受时代潮流影响,传统的木质柜子、凳子、梯子、刨子、椅子、盆子、洗脸架也被合成塑料、铝合金材质的东西取代。在聚源、蒲阳、玉堂、石羊、柳街、天马等乡镇的庙会上,还可看到现代木匠师傅将鸡公车、水磨、根雕作为挂件、摆件,卖给外地游客和民俗收藏爱好者。

纵观最近十年的地方庙会,几十年前农村随处可见的鸡公车早就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庙会上展销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则是小汽车、面包车、小货车。街上人气最旺的摊点一般是通讯、服饰、箱包、表演、美食、花卉等,最吸引年轻人眼球的是带输赢性质的游戏、把戏、射击、钓鱼。

21世纪的今天,春苔会逐渐充实并衍生出富有鲜明时代文化气息的内容,成为人们游玩赏景、商贾贸易,文化宣传、法制教育、科技推广、招工招聘、致富信息交流,齐歌共舞的平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崎(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都江堰市长征书院创始院长,都江堰报社资深记者)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