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名镇名村>详细内容

中国绵竹年画村

作者:李君 来源:绵竹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8-01 17:04:00 浏览次数: 【字体:

绵竹年画村

中国绵竹年画村位于孝德镇,2010年12月由原大乘村和原射箭台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北靠江苏工业园,西邻成青公路,东接德阿公路,距绵竹市区5公里,是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

在确定合并成立年画村时,正值“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各项援建工作积极进行中。根据“科学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国西部小苏州”的发展定位以及“继承和发扬绵竹年画文化、展示三国文化、传承忠孝文化、打造旅游文化”的工作思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年画产业发展规划,由绵竹市委、市政府和援建单位组织,于2009年引进了苏州援建专项资金4190万元打造中国绵竹年画村。同时政府还投资400万用于年画村道路改造配套、绿化改造、设施维护等。挖掘特有的年画文化和“德、孝”文化资源,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移成产业优势,建立和发展绵竹年画产业基地。

绵竹年画村(图片来自网络)

景区建成后,形成一主线两重点三片区的游客游览格局。一主线即以年画大道为游览主线,沿线分布景区万福广场、集中点新农村建设、轩辕年画展示馆及年画街坊等景观景点;两重点即景区集中点以餐饮接待为重点,年画展示馆、年画街坊以年画传承、创新及销售、体验为重点;三片区即景区重点参观游玩片区,包括集中点川西民居片区、荷塘月色农业观光片区和年画湖年画欣赏、体验片区。

年画村一角(图片来自网络)

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景点众多,年画街坊、年画广场、年画湖、休闲年画茶座、民间年画艺术馆、二十四孝雕塑群、廉政景观等分布其间,先后引进明清园、花样年画、悦浪滩、墨啡咖啡馆和46°咖啡等旅游新业态,成立了年画保护与传承协会,组织开展年画节、年画文化科普教育、特色花展等各类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完整的以绵竹年画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村落。

2011年 4月被评为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11月成功创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 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7年3月,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2月,被四川省林业厅评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2016年完成年画村景区提档升级,投资1220万元实施了年画村绿道以及年画路拓宽项目,投入近百万元对年画邨集中点等景区重要节点进行提升改造,开展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及绿化美化工程,对上墙年画进行翻新修复,对景区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更新换代。通过定程序、立规矩,进一步健全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以年画体验观光为主、生态农业观光为辅的景区游览模式,是成德绵城市经济区域周边短途休闲旅游的热点景区之一。特别是随着近年逐渐增加的自驾游,年画村景区便捷的交通与景区特色,在成都、德阳、绵阳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客源群,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知名年画基地和短途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绵竹年画村(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性工程,绵竹年画村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与媒体的争相报道, 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年画村进行了详细考察。

2014年5月,电视剧《绵竹年画传奇》在四川电视台经济频道放映。 11月,央视《记住乡愁》栏目走进绵竹,讲述年画村三位村民 “孝以敬先,孝以德行,孝以顺重”的孝心故事。

2015年1月29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栏目播放了《年画村——世代尽孝》节目,年画村村民世代尽孝的故事感动中国。 5月,《年画村的故事》系列动画片完成拍摄。

2016年1月13日,来自全国30多家国家级新闻媒体和省级重点新闻媒体组成的“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采访团走进年画村,探索浓浓的“年画文化”产业。

2018年2月6日,央视一套《一年又一年》节目组到绵竹年画村拍摄和录制特别节目,节目拍摄了绵竹年画的制作过程,在大年三十央视一台播出。2月21日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了绵竹年画村年画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游客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景区现有大中型年画作坊15处,家庭作坊100多户,从事年画产业的人员500余人,年画产量30000幅以上,年画销售收入超过4000余万元,年画产品远销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有“盖碗茶”馆、“八大碗”等农家乐15家。2017年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以及海外游人7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

年画村万福广场

年画村万福广场位于德阿路景区入口处,广场占地2000余平方米,2013年由景区投资,中国著名陶版年画大师林代辉主持修建,是具有绵竹年画特色的广场休闲景点。沿入口景区大道两侧分布有万福广场及根据绵竹传统年画制作的立式陶版年画,包括紫微高照、永镇家宅、麻姑献寿、和合二仙、以婴戏图为题材进行的雕塑群和李藩石桅杆等。万福广场中的一对门神,两侧是传统中国狮子,正面以中国红打底,人物着金色,以秦琼、尉迟恭为门神,背面是“五谷丰登、万象六合”。在广场最后边,则是铺满“福”字的祈福墙。整个广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辟邪祈福、吉祥平安的传统习俗和良好祝愿。两尊门神高10.5米,宽5米,相对而立,是中国最大的陶版门神,是展现年画村景区民俗文化旅游特点的新亮点。红色的门神矗立在万福广场,成为年画村最耀眼的标志物,当地群众戏称为“大红门”,两扇门中间,“福”字印入眼中,寓意开门见福。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门神,已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万福广场(图片来自网络)

桅杆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物,有石制和木制之分,一旦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在自家大门左右对称的建造两根桅杆,桅杆上可以套斗,中举人套一个斗,中进士套两个斗,民间称之为“一斗为举人,二斗为进士”。石桅杆的原型是笔,代表着科举功名,是荣誉、庄严和威武的一种标志,体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的时代精神,是乡绅世家社会地位的体现,有彰显荣耀和激励后人读书进仕的作用。

年画村景区石桅杆是“举人桅杆”,该桅杆高近6米,桅杆底部八角形,杆身圆形,杆尾渐收,造型华美,原竖立在大乘寺李藩(清乾隆二十一年中解元,后历任彭县、华阳县训导)墓前,“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和土改时李藩墓被铲平,仅留下一根石桅杆,经年画村景区修缮后,立于景区入口万福广场。

年画邨农房集中安置点

年画邨农房集中安置点位于年画村5、7组,规划面积110亩,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该项目是苏州“5·12汶川特大地震” 灾后援建项目,在建设之初,政府按照节约土地和修建成本、集中产业发展的规划理念,请来专业的规划单位和义务设计团到年画村实地考察,并结合灾后农房重建的实际情况,针对集中安置点的选址、建设规模、建筑风格等进行规划和设计。经过对所有安置点建设费用初步预算后,政府决定划拨中央特殊党费217.5万元,苏州援建资金1509.96万元,加上村民自筹资金625.8万元,共同完成集中点建设。

年画村农村集中安置点

建成后的小区农房都统一以青瓦、白墙、朱漆的川西民居风格为主,采用年画上墙的方式,将绵竹年画画上农家的院墙。年画内容既有传统题材的《二十四孝图》《百戏图》等,也有现代年画题材《十二生肖图》《抗震救灾图》等,墙上新绘制的彩色绵竹年画引人注目,别具风格。这样的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义、廉、忠、孝。村里广场的,宣传牌上画着“廉政年画”,让当地村民及外来游客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年画(图片来自网络)

年画邨农户集居点建成后,与年画村相辅相成,并因地制宜打造以“八大碗”“殷牛排”“年画食府”等为代表的特色农家乐,同时还有休闲品茗、博物参观、年画体验等数十家商家入驻,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

荷塘月色

位于年画村聚居点对面,占地约30亩的荷塘月色,以赏荷、游湖、挖荷藕为看点。游客可以在贯穿全湖的木廊中欣赏盛开的荷花,也可以坐船游览,丰收的季节可以亲自采摘莲藕。

向日葵示范园

葵花示范园,位于年画村7组,占地面积300亩。从2012年起,每年的6月到8月,葵花盛开之际,年画村景区都将举办葵花节。

葵花种植基地

年画西湖

年画西湖占地11亩,是苏州援建结合景区整体风格修建而成。这里湖光、白鹭、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是拍照、游玩、划船的好地方。

美丽年画村

绵竹轩辕年画展示馆

轩辕年画展示馆地处中国年画村19组,是绵竹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招商引资的绵竹灾后产业扶持项目,由绵竹轩辕年画有限责任公司打造。该馆包括绵竹年画精品展示馆、绵竹年画及旅游商品展销厅、年画工艺现场展示区、商品开发区等部分,主要以绘画年画作品和刺绣年画作品为主。

展销厅展示已开发出的年画系列产品一百多种,如各类镜框摆件、水晶摆件、收藏册、卷轴画、陶版年画系列、金丝年画系列、布艺桌布、桌旗、靠垫、女士背包、钱包等。

年画刺绣(图片来自网络)

创作区里,刺绣女工一针一线,展现着高超的技艺。

年画历史展示馆展示了一些珍贵的清朝拓片、清朝蜀绣,以及一些大型的刺绣年画产品,如绵竹年画当中的代表作《迎春图》《双扬鞭》《百寿图》《二十四孝》等。

年画体验室则可以亲自体验制作年画。

年画街坊

年画街坊位于年画村19组,是绵竹年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生产基地”及“四川省文化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域,共占地30.67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绵竹市人民政府和年画村结合灾后重建契机,在原有的年画文化底蕴基础上,融合了青瓦、白墙、朱漆的川西民居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苏州园林风格,形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前店后院”式的15套年画街坊。四汇斋、三彩画坊、陶版年画等10余家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年画作坊入驻。  

年画作坊集制作、展示、销售年画于一体,保留绵竹年画特色,吸取了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的优点,结合苏绣和蜀绣,兼容并蓄,创造了2000多种不同类型的商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同时,年画街坊商户利用年画村农民集居点开展年画技术培训,邀请国家级、省级年画传承人对年画村景区农户、外地学员进行免费培训和分类辅导,年画村村民近千人亦锄亦画,带动周边镇乡年画产业的发展,推进了年画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作者单位:绵竹市地方志办公室,原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3期 总第217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君(绵竹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绵竹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